静了,新任命的吏员更愿意听从他的话。”
后者用来解释淮阴官吏队伍的治理情况,整顿风气。
韩信不爱说话大概也有这种原因在,低效的沟通总是让他觉得麻烦,明明两句话就能表达出去,但是却会有人听不懂。
如果必须要把所有想法都掰得碎碎的才可以与人正常交流,他宁愿当一个哑巴。
“哦,原来是这样。”项籍明白了。
“秦国挺好的。”韩信对秦的好感比较足。
他不知道什么叫正常的吏治,但是无疑能感受到一点向好的变化,既体现在乡里的氛围,也体现在家中的情况。
至少,如果这里还是属于楚国治下,母亲不会想着怎么样立功为自己挣出学室的资格。因为功劳报上去根本分不到他们头上。
“哈哈哈,有眼光!”李智又开始笑了。
项籍也又开始变得酷酷的,在心里骂楚国的败类。
“不能去杀点景氏吗?”他重提旧事。
不开心,让我去杀点败类开心一下。
“以什么身份去杀呢?比起那些,我还是想回去越地看看,看那里改造的情况怎么样了,这段时间过去,应该能有雏形了吧。”李智说。
刘邦想到这件事,道:“得多带些好吃的去,不然绾要埋怨我了。本来就过不上好日子,如果连顿大餐都吃不上,哈哈哈哈,该犒劳一下他们。”
“越地?”韩信听出不太一样的地方,问,“和你们也有关系吗?”
“都是他打的。东越那里发展农耕的条件,一般吧。我希望接下来向南有更适宜的地方。”李智作为很久没有搞收藏的收藏家,提了一句,“他们的犀角不错。”
韩信用羡慕的表情看着项籍。
什么啊?原来你早就已经上战场了啊?好羡慕好羡慕好羡慕好羡慕好羡慕好羡慕……
快要凝成实质的目光让项籍腰板挺直,轻咳两声,谦虚起来,用很官方的语气:“也不都是我打的,大家也为我提供了很多帮助,比如……嗯……”
比如不出来了。他脑中完全想不到其他人的功劳,不管是打探情报的、维持后勤的、规划进度的……都想不起来。
项籍想的全都是:没错!就是我打的!崇拜我吧!!
“是不是很简单啊?”韩信想象的越地已经变成了一戳就碎的东西。
他对越的了解不多,平时主要是结合秦国的发展史,复盘崛起时选择的战略,以及后来进攻各国的方式,还没有去学这之外的现实内容。
“怎么可能?你不要高看我们当时的条件。”项籍强调,“那时可没有多少秦军楚军帮忙。拿下东瓯,靠的都是我们自己努力啊。”
都是我自己在卷优势好吧?我也很不容易的啊。
他不曾保留地给出讲解:“那里的越人虽然彪悍,平常以渔猎为生,但是训练的程度不高,武器其实也不算太好。秦国啊,肯定还要进攻闽越的,我离开前看过了小队的交锋,他们和东瓯的差距也不大。如果秦国是用千人、千人对战争斗,闽越可以占上风。
“但是,升到万人后,他们挡不住。”项籍又补充一个条件,“最好是适应山林与河流作战的军队,不然还是麻烦。”
项籍猖狂地笑:“当然了,如果让我去打越人,我肯定是不需要这么多的!哈哈哈哈!”
“好了好了,吃口菜吧,保护一下嗓子。”李智招呼道。
别那么用力啊,声音都要笑劈叉了。
——
会稽郡,乌伤县。
再向东南就是东瓯地界,这里可以称作边境的中转站,但在秦国法理上,东瓯暂时被划在了会稽郡下,不能说是边境。
屈易询问道:“近来县内越人的来往变少了。你们有认为什么不对吗?”
“……现在并不是反秦的时候。”涓说。
楚国灭亡,他们从房陵找到一些楚人同伴,一路向东,暂时停在了离江淮地区不远的乌伤县,隐姓埋名。
“倒也不是反秦,但这是可以利用的机会。秦国如果发现东瓯接受这些援助又反悔,大约会很生气吧。”
涓道:“生气……是应该的。”
大概秦国很快就会有反应吧。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越人呢?让他们多加消耗秦军的力量。”屈易说,“或者我们可以在这里影响他们输送的粮草?”
大末县、乌伤县……都在东瓯周围,运输装备粮食补给,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