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快干活,干活!淮阴的学术环境不好,出来进修吧,包食宿的!而且为您解决安家落户问题,让您没有后顾之忧。
“咸阳……”韩信没听过房陵,或者说,与另一个选项相比,咸阳这种大城市更吸引他的注意力,心一下就被勾走了。
程数点头说:“嗯,你也可以跟着一起去。”
总不能让这小孩单独留下。
他也摸不清太子的想法,明明韩信是个很稀有的孩子,但是没见到对方有多余反应。
反而是因为他母亲的原因才有动作。
事实上,在赵昌眼中,那种极其超规格的人才对环境的要求不高,韩信不管在哪里都能茁壮成长,只要给他提供足够的知识就可以。
还不如先让人家留在熟悉的家里,没必要强求一个小孩长途奔波。
但再低一级的人才,他们需要环境的滋养。
优秀的研究氛围、相似的研究同伴、在同一水平线的思维碰撞,这都是正常人成长的助力。
缺少了这些,本能够发光发亮的人,就可能泯然于众生。
所以他在信中建议韩母搬家。
速速搬家,到咱们研究院里来干活,来干活呀。
“咸阳……我也可以去咸阳吗……”韩信思索,生出特别的期待来,一时都忘了东瓯的事情,振奋,“多谢您,我要去告诉她!”
那可是咸阳啊!超级大都市!
来自偏远乡下的韩信小朋友天然就对那里有一层奇妙的幻想。得益于程数等咸阳人对他的帮助,这幻想自然是闪闪发光的正向滤镜。
他早就想去了,就算没有人邀请,他也计划着长大后自费前去。
居然现在就可以去咸阳,甚至可能是定居。母亲就是母亲,好厉害!稍微一出手就轻轻松松走得这么远!
想到将来的新奇生活,他激动得都要蹦着走路了。
好在韩信为了自己的形象考虑,硬生生忍住了不该有的动作,走得还是那么稳健,只有一点点飘忽而已。
“我……送你回家吧,路上危险。”刘邦严肃脸,突然开口。
韩信已经习惯了有人陪同,点点头:“好的,多谢您。”
李智吃瓜的表情要挡不住了:!!
我也想去啊!让我也跟去看看啊!啊——
项籍看到令尹扬起的眉毛:……?
这么兴奋?果然有哪里不对吧?
——
咸阳。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见到太子的途径有:偶遇、擦肩、遥望……
对于一个有才华的普通人来说,见到太子的途径有:偶遇、擦肩、遥望、推荐、自荐……
除了找其他人搭关系,寻找一位引荐人,实在找不到关系的,想上进,就只能走硬实力路线,进行自荐。
这个自荐的荐法很简单,只需要通过基础的考核,获得太子的“咸阳邮箱”投递资格,再写出能够展现自己核心特长的自荐书,不管是实验理论,还是政见阐述,等待回复即可。
在这上面敢浑水摸鱼的几乎没有,大部分人即便不是那么超凡脱俗,也都有他们对各类问题的独到见解。
尽管如此,赵昌也不是人人都见,他真的没那么多时间。
他像量子阅读一样,目光扫完一封自荐书,放下:“这封交给范易丞,让他考量是否接纳。”
再拆一封。他在阅读之后,会判断这个人的想法有没有用,如果有用,能放到哪里,直接把人转接到对应的部门。
具体要不要收这个实习生,就让相关人士进一步考核。
可用人员还没有到饱和的时候,闲着也是闲着,就多看点自荐。如果存货要看不过来了,他会暂时关闭投递渠道,等解决完囤积物再开放。
为求效率,大部分时候他用的都是速读法,一扫而过。能让他精读的信件很少。
但这一封不错。赵昌刚掠过半篇,脑中浅层的程序解析出可以认真阅读的提示,于是他又回到开头仔细看。
这是一封政策建议,是对楚地贵族的限制与削弱,有部分想法和赵昌重合,让他生出了见面细谈的念头。
他看着这人的名字,又想了想自己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日程安排。
“明天……午后,请他来见我。”赵昌挪掉本来的视察计划,改成用来与人会面。
……
“仲?你成功了?你要去见秦太子了?”史福惊讶又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