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身边还缺个大将。”
黄兵一听这话,顿时又眼泪汪汪。
他想起说书人讲,屠夫聂政埋葬母亲后感叹:“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
士为知己者死,从来不只存在于故事里。
流离多年,他像一只羽毛不光鲜的秃头鸟,终于找着自己可栖的枝头。
——
此刻在山寨子里,冷玉笙又询问黄兵关于山寨匪徒处置的意见。
“有奸淫行为的,容不得。屠杀过老幼的,容不得。”冷玉笙道,言下之意,必得杀一些人,以儆效尤。
“收了几个官吏的田做军田,愿意携老幼耕种的,可派去屯田。其他的,随我去边境筑城。”
“将军安排得周到,让我去送送要上路的兄弟们吧。”
黄兵叹了口气,提了壶酒便出去了。
瞧着夕阳下男人怅然而去的背影,冷玉笙也莫名觉得有些不是滋味儿。
但,这就是代价。
他站上山寨的岗哨,在正午的阳光下俯视密密山林。
这片林子地处三个州府夹缝,属于三不管地界,多年来匪患一直未绝。
土匪善于密林游击,又和官员长期勾兑,即使上边派军来剿匪,一茬扫过很快死灰复燃。
手段到底过于粗暴,离了田的人,无生路可谋,只能再上山为寇。
铲了毒瘤,后续“除根”的事情还得跟上才行。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能只算金钱账,还得算人情账、政治账和民生账……
刚巧摘下几个官吏,或能借新官上任之机施些新策,改善周边三州的百姓生活,未尝不可。
而此处丘陵低矮起伏,山间多花椒核桃树,山脚似也能耕成良田……
畅想着将来山果满树,良田百亩,也辟出山路,有了村庄人烟,他渐渐想入神了去。
连忙又往京城里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