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个秘密酒楼,还是那个隐秘的房间。+p?i?n_g+f,a¢n¢b_o~o.k!.~c_o^m,
四大家主再次齐聚,这几年随着朝堂的稳定,政务的繁忙,最主要是陛下不搞权力制衡这一套。她喜欢亲自下场,玩心眼子谁能玩的过瑶初光。现在大家都凭政绩说话,拉帮结派有时候对他们来说是弊大于利。强强联合的话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万一要是遇上猪队友那还不如自已单干。所以这几年四大家主反而没怎么相聚了。庆家主懒散靠在椅子上,看向柳家主直奔主题问道:“这次把我们几个聚齐起来所为何事?”柳家主搁下茶杯,缓缓道:“再过一个月,就是陛下寿宴大典了。”说着目光看向一旁的吴家主,要是放以前吴家主可以说是他们四个人中最弱那个。但自从三年前从战场上回来后,吴家主可以说是脱胎换骨。倒不是说他突然变的有多聪明,手段变的有多狠辣。一个人的智商和谋略的天花板就摆在那,不可能因为发生什么变故就突飞猛进。之所以说吴家主变了,主要是指行事作风方面。以前的吴家主,说不上天资聪颖,但也是老谋深算,但他把聪明基本都用在怎么维护自身利益和家族谋利方面。一句话概括就是有点小聪明,但怕死,做事谨小慎微。聪明人不一定让人忌惮,但敢跟你玩命的狠人那绝对让人忌惮。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大家都只有一条命。这也是为什么柳家主在说这个事前,要先停顿一下观察吴家主的原因。吴家主身为礼部尚书,此次陛下寿宴,由他全权负责。为了彰显他们大国之雅量,陛下特批让每个外邦皇族挑选一两个少年,进宫瞻仰圣颜,跟在陛下身边学习治国之道。这种殊荣原本只有每三年一届科举进士前二十甲的士子才有的机会。这本来是陛下对那些外邦子弟的照顾,谁知道这事传着传着就变味了。变成外邦小国进贡美人,进宫照顾陛下!看着那些外邦的子弟,一个个容貌俊秀,打扮的花枝招展。那心思简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全都是奔着勾引陛下去的。现在陛下膝下没有子嗣,若是真被这群居心叵测的狐媚子勾引了那可怎么办。吴家主自然知道柳家主的言外之意,但这事他能有什么法子。说的好像他们在这里就能商量出什么办法似的,陛下若真看上谁,他们还能阻止不成。庆家主摆摆手道:“就那群乳臭未干的小子,陛下看不看的上那是后话,眼下还有其他更紧急的事。”柳家主:“何事?”庆家主从袖子中掏出两张通缉令,在桌面上铺开。吴家主自然也听闻了郊外有一个驿站发生了一起离奇的巫蛊献祭案。庆家主指着其中一张年轻男子的画像道:“你们觉不觉的这人眉眼有几分熟悉。”吴家主虽然听说过这个案子,但他本人并不相信这些鬼神之说,若这世上真有让起死回生之术,那历代皇帝早就实现长生不死了。所以他还真没怎么关注这个事,现在经庆家主的提醒,这才发现这通缉令上的人确实有几分眼熟。已故的大统领,傅鸿煊!若这通缉令上的人是不相熟的人或者其他人,吴家主都会觉的庆家主是小题大做。唯独这人是傅鸿煊,吴家主也不得不忌惮。陛下是个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的人。以前他一直以为陛下拿下西周后任命傅鸿煊为大统领,是为了制衡历国公,同时安抚西周旧臣。但随着这些年与陛下的接触与了解,吴家主才知道自已简直错的离谱。先不说陛下会为了制衡历国公特意扶持一个武将,就算真的要扶持一个武将那肯定也是扶持自已信任之人,比如朴将军。怎么可能平白便宜一个外人。再回想当年进攻西周如入无人之境,肯定是有内应。所以陛下当初会突兀册封傅鸿煊,根本原因是人家有从龙之功。陛下对那些立功战功的武将十分优待,讲功劳当今朝廷也就历国公与朴将军能和傅鸿煊一决高下。光这些功劳就可见傅鸿煊在陛下心中的分量。吴家主倒不是相信有人在搞巫蛊之术复活傅鸿煊,而是觉的有人要用这事做文章。“这事确实蹊跷,但也不难猜。”萧阁老意有所指看了眼通缉令道。柳家主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开口道:“听闻李景隆那老贼,这两年私底下收了好几个容貌俊秀的少年郎。”陛下一统中原后,朝廷的党派基本分为三股势力。以萧阁老为首的齐国老臣、李景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