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味道,随口问:
“为什么不让我过来?”
姜沐思索两秒:“厨房重地,犬科生物禁入。”
“……”
吕玲儿突然很想亮亮自己的虎牙,让某人知道犬科生物都是会咬人的。
好在吃货少女的气愤像是躁动的潮,来的快,去的更快。
她很快找到了更感兴趣的事。
“在做什么在做什么?”
“饭。”
“啥饭?”
“中午饭。”
“中午吃的什么饭?”
“中午吃的给评委吃的饭。”
吕玲儿:“……”
她突然想起来了很不好的回忆。
印象里,不久之前,久到她还不知道姜沐是叫“姜沐”的时候。
这家伙就是这么敷衍她的。
那时候,天空正晴,盛夏正艳,两个人挤在又燥又热的拉面店里,听着老电扇吱呀吱呀的噪声,看着大锅上面的白雾发呆。
当时大家不算太熟,姜沐只把自己当像是犬科生物的女孩子。
现在熟了,直接就当成犬科生物了。
想想还蛮怀念的。
吕玲儿再三追问,终于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啊,居然是炸酱面。”
她颇为欣喜,像只摇尾巴的金毛。
“你怎么知道我今天想吃这个?”
姜沐好悬没把面甩断。
他幽幽看了吕玲儿一眼。
表情像个修空调时被问了句“师傅你是做什么工作的”空调师傅。
他思索半秒:“我们心有灵犀。”
吕玲儿很给面子地哇了一声。
她也思索半秒。
“那看在我们心有灵犀的份上,你能不能多做两碗?”
“……行,帮我打打下手。”
炸酱面的面酱这种东西,要是从头开始制作,两个小时绝对不够。
好在李华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他知道哪里可以搞来半成品的酱,刚才便一溜烟跑了出去。
两父父配合相当默契,酱料搞定,剩下的姜沐来就行。
京城的炸酱面,应该是仅次于烤鸭的特色吃食,名气大,范围广,任何一个吃饭的馆子进去都有炸酱面卖,炸酱千奇百怪,配料各不相同,连面的种类也不太一样。
这样一种食物,当然是姜沐前阵子学厨的重点。
他师从姬国昌姐夫开的那家景云私厨,店里主厨是个老古板,干什么都按最传统的来,所以教姜沐的也就是最传统的抻面。
抻面相当考验师傅的手艺,实在不适合新人学,正常人没个三年五载的功夫,别说做好吃,做出来都不太容易,所以相对少见。
所以姜沐花了一星期就学会了。
主厨:“……”
且不提主厨当时那“我是教练,你来跟我学做菜吧”的复杂神情。
炸酱面本质上其实是“家”的味道,百菜百味,是伴随你舌尖整个童年的味觉记忆。
这种味道,外面的店是做不出来的,哪怕做得味道再好吃用料再厚实,在庞大的感触前,往往也是一触即碎。
但没关系,姜沐从来都不只是厨师。
所以,他可以“作弊”。
他盯着吕玲儿切的黄瓜丝,表情微微嫌弃:“你没看过你家里人切菜么?”
“以前看过。”吕玲儿无辜脸,“但我年龄大了之后,我妈就从来不让我进厨房了。”
姜沐心说那肯定,我是做菜的我也不让你进厨房。
他当然知道这一点,也当然知道吃货少女会这么回答。
上句话只是为了引导出下面这句。
“你家里做饭的是妈妈?”
“嗯啊,有些时候是我爸带回来,不过只要是做饭,基本都是妈妈。”
“她都擅长些什么菜?”
“唔……好像还蛮多的。”
吕玲儿沉思几秒,“不过家里常做的菜是拔丝山药,因为珑儿最喜欢吃这个,我妈可擅长炒糖色了,颜色很好看的。”
姜沐洗洗手,脑海中飞速检索着主厨教学时讲的知识。
拔丝山药,鲁菜,属于北方菜……
北方菜的特点,量大、口味偏咸、颜色深……难怪喜欢聚福斋的炸酱面。
据李华说,这家面的特点是“口感偏咸,酸辣其次,肉丁很大”。
原来如此,我知道怎么调味了。
吕玲儿完全不知道自己无声无息把情报卖了个干净。
她惊叹地看着姜沐用一种像是拉面的手法,将面团反复折合,对拉。
面粉飞扬,像是白龙舞动在云端。
“好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