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歹毒刑具,田尔耕你是想找死?朕把这些用在你身上如何?”
田尔耕吓得一激灵,叩首道:“陛下开恩,锦衣卫所抓犯人难免有些硬骨头,不用刑是不会招供”
崇祯道:“不招供,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用酷刑有时会失手,岂不是断了线索?日后审讯罪犯,只要让犯人得不到休息,不管是没有骨气还是硬骨头用此办法,保证犯人乖乖就范。”
崇祯从诏狱回来,正要迈进乾清宫,突然想起来后世一些科技,收住脚步。玻璃、水泥、火药、这些可是穿越者必备的法宝啊。
火药已经有了,虽然经提纯,比例、颗粒化,威力效果要比以前强一倍有余,崇祯觉得还不够,影影约约记得前世说,黑火药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好像叫栗色火药什么来的!对!就是栗色火药!材料好像有所不同,其中炭好像用柳木。栗色火药至于怎么弄,到不知道。交给王恭厂的工匠头疼吧!
更高级的火药,涉及到化学这玩意,自己弄的话,弄是弄得出来,自己弄的的话,大明永远别跟上西方的步伐,更别说领先多少年!
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理,物理学好说,化学可以说是从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的一门学问,化学绕不开酸、碱、盐这三样东西。
咱汉人自从饮血茹毛到如今的大明,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其他方面,可以说得上多姿多彩,发明发现很多东西,应该有能制作出强性酸、碱、盐的东西吧?
玻璃自己只知道是拿沙子烧出来的,至于怎么烧?该死的,朕穿越前只是大学理工男!
后世名言:想致富,先修路,修路离不开水泥,在古代,在人多的城里能见到石板路,石板路缝隙大而且高低不平,更多的地方是土路,一到下雨的时候就成了泥泞不堪的泥巴路。
水泥?朕也不知道是怎么制作出的。大不了弄上一堆石头,各种各样的。都来点儿,分开烧,烧成灰应该就行了吧?然后加点儿水、沙子,哪个凝固了特别结实,那就是。水泥了吧?
崇祯还在考虑着水泥的和石灰的关系。
毕竟做为一个经常在网上看小说的宅男,看见有人回古代后造水泥发家致富还是很好奇的。虽然在网上搜索过水泥的制作方法,可是也仅仅是记住了要有石灰、粘土、石膏粉这三种玩意,至于步骤?注意事项?表示那是专业人知道的,关联屁事?
至于现在想要烧水泥怎么办?在崇祯看来,既然记住了这三样主要材料,也知道是要锻烧的,剩下的交给工匠的人去头疼就好了。不断地去试,总有试出来的一天,然后再慢慢改进不就行了?
“卫明啊!”
“奴婢在,皇爷有何吩咐?”
“替朕,找些烧石灰、泥瓦、煤炭,酿酒匠,火药匠来”
“奴婢,遵旨!”
一会工匠找来,寻常老百姓一辈子都没见过皇帝,显得惶恐又害怕。
“草民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尔等身为朕的臣民,不必害怕!朕召见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吩咐,起身吧!”
命匠户们起来后,崇祯道:“你等之中,有烧石灰的,有烧砖瓦的,还有人是烧炭的。还有酿造酒的。”
“各自按匠籍排好,推选出领头者。“
一个是烧了一辈子石灰的石锤,一个是烧了一辈子砖瓦的阮成材,还有一人是烧了一辈子煤炭的梅升,一个酿造一辈子酒的吴德,一个火药匠胡弄。
见众匠人推举完毕,崇祯便道:“历朝历代,筑城皆以三合土为主。只是此物不易制得。
朕曾翻阅典籍,偶然从一本残书中看到,将粘土,石灰,石膏掺入一起锻烧。
可得一物,此物状呈灰色,粉状。
加入适量沙子,遇水不久则凝故,坚如铁石。
只是残本中语焉不祥,制作之法亦是不见,想必早已毁掉。朕想,古人能制得,我大明亦可制得,无非是多试几次吧了!”
崇祯道:“石锤、阮成材,梅升”
“草民在”
“此物由尔等三人负责,事成之后,少不了赏赐,加官封爵也未必不可”
“草民,领旨”
就目前生产条件而言,水泥是指望不上能派上用场,只希望能早点听到好消息。
想到水泥的重要性,崇祯道:“卫明啊,”
“奴婢在”
“拿朕手喻派人调集东厂人手,保护制作水泥工匠及家人,此事禁止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