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堂上,
贾珺刚掀开帘子进来,
屋里本来有些吵杂的声音瞬间安静了,
贾母高声道:
“珺哥儿回来了?快来快来让我瞧瞧!”
说完就赶紧戴上了叆叇,
对着贾珺直招手。
贾珺也赶紧上前行礼道:
“孙儿给老太太请安了,给父亲请安了。二老爷安,大太太安,两位姨太太安。”
贾母赶紧说道:
“快起来快起来!快让我瞧瞧在咱们家的少年侯爷!鸳鸯快,快去扶起来!”
贾珺对着扶自己的鸳鸯笑了笑,
随后上了高榻坐到贾母跟前笑道:
“还是这副模样,蟒袍什么的都没来得及换呢,老太太瞧瞧这做工可好?若是不好,明儿孙儿就去宗人府找他们说理去!”
说完对着袭人招了招手,
袭人端着托盘上前交给了鸳鸯,
鸳鸯又承到了贾母跟前,
贾母伸手抚着蟒袍玉带,又仔细看了看大印,
眼中忽然有些泪花的说道:
“好,好好!贾家总算是又出了个侯爷了,当年先荣国封侯的时候也没有你这么小的年纪,祖宗保佑,老天保佑啊!”
贾敬在下面捋了捋胡须说道:
“老太太不可太过夸赞,免得小孩子心性不稳。这不过是承太上皇和陛下厚爱,若不然献得两物,哪里就值得侯爵?必是看在先荣国的情份,才这般超赏了。”
贾政则是在一旁摇头道:
“兄长此言差矣!弟虽然身在工部,却也知道这几年天下都缺粮,今年的收成怕是也不好,陛下和户部的那些大臣都心急如焚着呢。”
“如今有这亩产万斤的神物,三五年后大周再也没有饥荒。这般的恩德与天下百姓,以后珺哥儿必然是圣人无疑了,一个侯爵,依我看还低了!”
贾敬的嘴角抽了抽,
心说你不要这么耿直好不好?
谁知道屋里伺候的这些婆子哪个是探子?
这个时候不疯狂的吹太上皇和陛下,
还等到什么时候!
本来还想说几句的贾敬,
忽然看到高榻上贾珺意气风发的模样,
一下子就晃了晃神。
贾政在一旁笑着说道:
“兄长是不是看到当年自己的模样了?犹记得当年兄长隐姓埋名参加科举,最终定榜进士。多少名门子弟都瞠目结舌,就是弟当时都痛饮了一整日。”
“那时兄长意气风发,舍我其谁的气度真的是叫弟神往不已。如今珺哥儿少年封侯,这般的潇洒肆意,和兄长当年的神态如出一辙。”
贾敬回过神来,
也是眼含笑意的捋了捋胡须,
但随后心里也是有些无奈,
他没想到贾珺竟然在爵位上窜的这么快!
大半年的时间就成了侯爵了!
这岂不是上杆子让太上皇和陛下猜忌么!
往后可是还有几十年的时间,这可有些麻烦了!
就在贾敬思虑如何破局的时候,
下面的姑娘们纷纷偷瞧着贾珺,
明明样子没变,衣服也没变,
但是就觉得不一样了!
王熙凤在旁边高声道:
“哎呦~老太太可也心疼心疼我们,让我们瞧瞧这侯爷的蟒袍玉带是什么模样,看看这侯爷大印是个什么模样,我们这脖子都要伸的断了。”
贾母大笑着摆了摆手,
鸳鸯就端着托盘下来了,
姑娘们赶紧围了上来,
湘云好奇的道:
“好像没什么不一样诶!这不都差不多么?倒是这大印好像不一样。”
黛玉抿嘴笑道:
“自然是不一样的,这侯爵的蟒袍是身前身后各有九蟒一团,两肩处各有一团祥云,意欲在升一级就是四爪正蟒了。”
宝钗也笑道:
“珺哥哥如今是一等侯爵,只差一步便是国公。虽然这一步很难跨越,但也不是没有机会,这也是为什么老太太这么激动的缘故。”
迎春和小惜春还有宝琴闻言都高兴的很,
贾家已经有了三个国公,
如果这第四代再出一个国公,可真的是天大的喜事。
倒是探春轻轻的摇了摇头,小声道:
“这一步怕是比登天还难,咱们家都出了三个国公了,若是再出一个.......史书前车之鉴,一会儿咱们要劝珺哥哥当学范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