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还没有犁完,但是催芽的谷种已经发出了长长的芽,这标志着播种的时机已经到了,必须抓紧时间,将发芽的稻谷种子种到苗床上。
一旦错过最佳播种期,势必就会影响禾苗后续的生长和收成。
将催好芽的稻谷种子挑到秧田后,杨满用小簸箕倒了一簸箕稻谷种子后,将其端在手上,另一只手不停地从簸箕里抓起种子均匀的撒到苗床上。
一般而言一亩秧田的播种量是15至20公斤的稻谷种子。
将稻谷种子播撒完成后,杨满拿起一块木板,轻轻的在苗床上扫动,将稻谷种子都抹到泥巴下面。
这一过程需要十分的小心,一不留神将稻谷种子长出的芽拨断,那么这些种子就不会再继续发芽了。
不一会儿,杨满便已经播种完成了一块苗床。
此时,彭一竹扛着一捆竹片从远处走来。竹片的一端还绑着白色的东西在飘动。
走近后才发现,那是一扎薄膜。这种薄膜是用来帮助秧田保持温度和湿度的。
彭一竹将竹片放到田埂上,随后挽起裤脚,走到杨满旁边道:“我来撒稻谷种子,你来抹?这样应该会快一些!”
“行,那你来撒种子吧,尽量要扔的均匀一些。”杨满将手中的簸箕递给彭一竹,随后叮嘱道。
彭一竹没有播种过稻谷,但是种过各种菜籽,想着一通百通,大底也是相差无几。
于是凭借着以往种菜籽的经验,将稻谷种子往苗床上撒去。
等彭一竹撒完一副苗床后,杨满便拿着木板开始扫动。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两个人互相搭配,速度果然快了许多,小半天功夫,几块苗床就全部都播种完了。
此时的气温还不稳定,为了秧苗发育的过程中能够保证合适的温度,还需要给苗床盖上薄膜。
在覆盖薄膜之前,首先需要搭建一个稳固的架子作为支撑。
杨满从田埂上拿起竹片,一根一根的插入到苗床的一侧,彭一竹则站在另外一侧,扯过插好的竹片,将另外一头也压入到苗床旁边的泥巴里面扎牢。
如此,便在苗床上方形成了一个个高度一致的拱形,中央拱高约为50厘米,每一条竹片拱形之间的距离也是50厘米。
将架子搭好后,彭一竹将薄膜拿了过来,理出薄膜的一角,随后将其往架子的上方抛去。
杨满便拿着架子上的另外一角,往苗床的尾部走去。将薄膜拉扯开,完完整整的覆盖整个架子,随后用泥巴将四周压紧实。
如此,总算是完成了稻谷的播种工作,此时,天色已经悄然暗淡,视线变得昏暗起来,不远处的村子里,袅袅炊烟缓缓升起,与天边最后一抹晚霞交织在一起。
杨满挺直了长时间保持弯腰姿势而酸痛的腰杆,挑起箩筐沿着田埂往前走去。
彭一竹紧随其后,两人的身影在夕阳的映照下拉长,随后重叠交汇在一起。
杨满回过头,看彭一竹嘴角挂着一抹浅笑,追在身后往他影子上面踩。
看见她如此纯真的举动,心里蓦然的升起一丝悸动。鬼使神差的牵过她的手,说道:“快点走吧,不然等下天黑了。”
彭一竹看着被杨满牵在手心的手指,觉得手心热热的温度,一路传递到了脸颊,整个人也变得晕晕乎乎起来。就这样,两人一同往家里走去。
两人走到门口,看见彭有顺坐在禾塘边,彭一竹立马将手抽了回去“我去做菜了”说完便快步走进了火屋。
两人的小动作自然没有逃过彭有顺的眼睛,但是两人已经订婚,一些并不过分的亲昵,他还是能够接受。
于是装作没有看见一样,转而问道:“娃娃,今天那秧田都种好了么?”
杨满将箩筐放下,坐到彭有顺旁边,回答道:“今天秧田都种完了,薄膜都盖上了。接下来把剩下的那些田犁好,就只等插秧了。”
彭有顺听了,笑道:“哪里就只等插秧了,这秧田等显青扎根后,还要放水、揭、盖薄膜等,还很繁琐呢!”
稻田的管理是一个长期且繁复的事情,彭有顺只当杨满二十啷当岁的小伙没有太多的经验,于是细碎的说道。
杨满静静地坐在一旁,目光穿越暗淡的夜色,凝视着天空中逐渐升起的满天星宿,心中涌动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愫。
不由的想起上辈子自己最后的一个夜晚,醉意朦胧中,抬头看见的好似便也是这样的满天星辰。
听着岳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