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不累呢,他也是监过国的,这其中酸苦他最是清楚。_a~i_h·a?o\x/i¢a~o`s_h^u,o!..c-o\m/
那时他年纪尚轻,接触朝政不久,面对很多事情都是一头雾水,直到后来父皇将他带在身边手把手的教了好几年,才慢慢好起来。
叶昭宁有一肚子的话要跟他说,“阿泽越来越有储君的样子了,鹤儿也很乖,有时我忙起来十天半个月都没时间见他,他也从来不闹,他的书念的也很好,先生常夸他,字也写的越来越有模样了。”
魏永旭听着她絮絮叨叨的说着这些小事,心里空缺的那一片终于被补上。
“昭昭,我最可惜的是,没能带着你一起去辽东。”
叶昭宁笑的温婉,“无妨,以后那里尽是我大周疆土,总归会有机会的。”
他正视着她的目光,认真承诺道,“会的,等在过些年承泽长大一些,让他监国我带着你去看辽东的雪景,江南的美景,辽阔的草原,西域的大漠这天下的美景我都带着你看一遍,好不好。”
叶昭宁重新扑进他怀里,“好。”
过来一会儿她才抬头道,“陛下,我还有一事要求陛下,阿源去前为了让她安心,我跟她说,等你回来会封晟儿为亲王,会给乐安加封食邑,我不想食言所以。`p-i?n?g′f/a`n+w`x`w_.!c+o`m*”
魏永旭没有丝毫犹豫的答应下来,“这次得胜还朝,就算你不说我也是要封赏前朝后宫的,此事我记下了,你不必挂心了。”
听他这么说,叶昭宁的心才算放了下来,这也是她最后能为阿源做的了。
三日后,大朝会。
皇帝封原高句王为顺安王世袭罔替,高句王太后为顺安太妃,赐京城府邸一座,永居京城。
接下来便是论功行赏,周奇为此战主帅自当居首功,封正二品辅国大将军,上柱国,黄金千两,良田百顷,赐宋国公爵位可传五代。
次之便为青羽卫中郎将蒋虎,他射杀高牟蓝,扭转战局,立下大功,封平远郡公,世袭罔替。
然后便是晋王和睿王,皇帝借着这次的功劳,直接赏了两人爵位传袭五代的殊荣。
还赏了不少金银,及享双亲王俸禄。
其余将士,各按军功依次封赏,并犒赏三军,京城外连设七日庆功宴,众将士同乐。
而基层士兵的封赏比起上次南扶余之战更为丰厚,魏永旭毫不吝啬,将从高句带回来的财富都赏了出去,甚至还自掏腰包,从内库中拿了钱出来,给将士们办庆功宴。\x·q?i+s,h¢e*n¢.?c_o′m¢
就在含元殿内一片欢愉的气氛中时,临王上前一步对着皇帝微微俯身,拱手道,“陛下,您还漏了一个最大的功臣没有封赏。”
魏永旭目光交汇,“哦,王叔说的是谁。”
“陛下亲征期间,皇后娘娘代陛下摄政,稳定朝局,供应粮草军饷,所以老臣以为要说功劳她才是最应封赏之人。”
魏永旭微愣了一瞬,旋即笑道,“王叔说的是,是朕疏忽了。”
说着,他的目光转向叶昭宁,语气温柔,“皇后的确有功,但朕却也一时之间不知该赏些什么。”
许沐川躬身道,“陛下,臣有一言。”
“臣请陛下与皇后并称二圣,同受百官朝拜,以彰德配乾坤之象。”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帝后同尊,并称二圣?
自古以来唯有前朝开国帝后有此先例,但那位皇后虽然也能议政,但却没有像当今这位皇后一样,权势煊赫,上朝摄政。
魏永旭的眼睛眯了眯,看着底下的许沐川,心里冷笑一声别以为他不知道,这个老东西打的什么主意。
什么二圣,不过是虚名罢了,以昭昭如今的地位哪里需要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
他如此说,不过是为了抑制昭昭的权力,让她不能在往前一步,因为在天下人眼中与帝同尊,已是天大的荣耀。
定国公及时出声,“不可,治国之道贵在权衡,皇后娘娘虽有辅佐之功,然二圣并尊,政令同体实乃旷古罕见,当慎之又慎,皇后之功自当褒奖但不可太过。”
许沐川还想说什么,然而却被魏永旭有些不耐的打断。
“够了,定国公所言有理,并称二圣事关重大,非一时一日可定,然皇后有功不能不赏,朕就许皇后,朝中一品以下官员升迁罢黜皆可直接裁定,所下懿旨等同圣旨,一体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