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元会试得中范进很高兴,但他抢了自己的台词,范进不喜欢。
什么时候,自己的专属台词,也是旁人说抢就能抢的了?
“恭喜李兄得偿所愿,一举得中!”
王世贞已经恭喜起李三元来,范进也紧随其后道贺。
这实在是峰回路转,原以为又是一桩憾事,却不曾想还有这种运道。
“赏,重重有赏!”李三元许久才回神,暗道看来广济寺的菩萨还是灵验的,不枉他添了许多香油钱。
兀自说着,他径自袖中取出几锭银子,打赏了报帖的官差,听了好一番恭维之词。
官差领了赏,自是欢喜,原以这位贡士只是名中孙山,心中懊恼,赏钱不会多,没想到竟得了这许多银子。
待得送走官差后,李三元松了口气,径自原地跳起来,拽着范进二人的胳膊,扬眉吐气道:“范兄、王兄,我中了!我中了!”
范进几人也替他欢喜,安抚了一番,只是没能看到考中大喜大悲之下直接发疯的名场面,总觉得有些不圆满。
到了这个时候,孙山不孙山的已经无所谓了,会试排名固然很重要,排名前列者,殿试排名一般不会太低。
只要成为贡士,保底也能捞到一个同进士,有了实实在在的授官机会,李家满门荣耀也将得以延续。
再则,李三元名中孙山,那是考运不佳,若是在殿试上正常发挥,以李三元的才学,争一争那二甲,也有不小的机会。
至于说一甲?
一甲取士三人,莫道是侥幸名中孙山的李三元,即便是范进等人,同样心下踟蹰,一切还须看皇帝的喜好。
历朝历代,还从未出现过会试孙山,得赐一甲的例子。
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李三元又有什么不满意的?
念及此处,心情大好的李三元当即唤了仆从,换来一箩筐铜钱,径直抬出了望月楼沿着长街随手抛洒,让京城的百姓也沾沾喜气。
自李三元名中孙山之后,阖京城的百姓俱是知晓了今日乃是会试放榜之日。
虽然此前已有放榜日期流传,但悬榜之地,提前数日便已被京中各家派遣的仆从挤占,堵得水泄不通。
因而,范进等外地士子,即便心下急切,也只能按耐着性子,等待报喜的官差快马加鞭,通传捷报。
索幸,报喜官差无人敢拦,倒也不费什么功夫。
继李三元之后,陆陆续续,也传来了不少举人得中贡士的消息,其中有一些甚至是王世贞的旧相识。
倒是范进,与其他同届的考生交集不多,自是说不出一二。
这般约莫过了一个时辰,正待二人立于窗前,焦急盼望之时,远处的街道忽地传来一阵快马的嘶鸣声。
紧接着,便是马蹄清脆的踏踏声自长街传来,最终止步于望月楼前。
头前的报喜官差径自下了马,飞跑着进去。
望月楼内云集的一众士子,皆是表情激动,心中俱都暗暗猜测着,这次究竟又是哪一位幸运儿?”
“会试捷报,恭贺江苏太仓府王世贞老爷会试高中第一十三名!”
差役嘹亮的报喜声落下,终是打破了谜底,引得众人纷纷惊叹。
王世贞闻言,一时间也不免有些激动。
这个名词,一甲不好说,二甲绝对是稳了,说不得还能在殿试上更进一步!
众人皆是齐齐向王世贞道贺,王世贞与众人寒暄了一会儿,而报贴人还等候在此间,下意识搓搓手。
王世贞自是反应极快,将提前准备好的几封厚厚的银子递了过去。
衙役下意识捏了捏喜钱,顿时喜不自胜,又连连恭贺了几句,说了一番好话,这才上马,一扬鞭,赶赴下一家报喜。
随着报喜的通传声逐渐远去,范进的心也不由得揪在了一起。
这已经是第十三名了......
会试报喜是按照名次,从后往前排的,此时还未有喜报传来,只有两种可能,要么落榜,要么名次排在第十三名之前。
范进哪怕自恃才学,此时仍旧隐隐有些紧张,颇有一种度日如年之感,正在焦急地等待着命运的宣判。
他的面色虽仍旧古井不波,但旁人隐隐也能猜到其心中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