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朱剑的儿女不断降生,他在行动中就愈发谨慎。每次行动都会将所有的痕迹清理干净,因此他行动以来就没有过活口。而且特工是生活在黑暗中的生物,一旦暴露在阳光里,一般结局都不会太好。
凭借他超绝的实力,他自己不怕,但他有家人的存在。天底下从来就不缺乏亡命之徒,一旦家人受到伤害,那就后悔莫及了。
如今抗战即将胜利,那些鬼子、汉奸都生活得惶惶不可终日。也没有心思搞风搞雨,都在忙着与国民政府方面眉来眼去、勾勾搭搭。但受到大势的影响,日伪和国民政府方面有合流的迹象,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不约而同地将斗争方向对准了红党。
在这样的大形势下,上海的我党处境一下艰难起来。不仅要防范明面上的日伪人员,还要防范不知道什么时候从暗处飞来的子弹。
朱剑也作为后世来人,怎么会不知道这一点呢。他深知,我党和国党即将在这片灾难深重的土地上上演一场空前规模的逐鹿之战。他也知道,他也不可能改变大势,这场战争是不可避免。但他希望能通过努力,缩短这场战争时间跨度,将战争对人民的危害降到最低。
更何况,阶级斗争并不是仅仅在战场上分出胜负就万事大吉了。战场上的失败,必将会使得对方以更加隐蔽的方式,润物细无声的行动,拉拢腐蚀我党人员,成为其代言人。
从个人角度来说,一个人好人,谁也不能保证他一辈子只做好事。对待这类隐蔽的渗透,往往是重拳出击,不可避免会误伤到一些人。
想想也是,纵观历史,每一次出现大一统的初期,都会有一个混乱期。就像一台机器一样,是需要磨合期的。
在为党和国家的命运奋斗的同时,他也不得不为自己家人的未来考虑。如果就他一个人,那就没什么可以考虑的,迎接全国解放,然后就是投入到建设新中国的事业中去。但现在加上岳父母家他可是有一大家子。
于是他开始了新一轮的布局计划,他准备在抗战胜利后,通过孙华轩和宁志毅在港岛和南洋购买部分物业。
同时还要说服孙华轩和宁志毅趁着日本人投降后的空窗期,扶持一些势力。同时也要成立自己的安保公司,吸纳那些战场上溃败的散兵游勇,拥有自己的自保之力。这些人在国内战场上不够看,拉到南洋,那就是降维打击。双管齐下,确保自己家人和投资的安全。
这些事他自己可不准备去做,让他泡杯茶,夸夸其谈,纵论国际局势,那是没有问题。但让他去实际操作,那就有些为难他了,放在后世也就是个键盘侠。
这些事交给民族主义者的孙华轩去做那是最合适不过了,而且四十来岁年纪的孙华轩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加上他摆明车马支持国民政府的立场,会减少很多外部压力。
至于宁志毅那边,也算给我党在海外做一次布局,落一枚闲棋。
他也不准备一直生活在阴影里,在这些行动中,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参谋的角色。能不出手尽量不出手,也不会学习微操大师。
而且,如今的他已经学医数年,得益于他灵魂的强大,学习进度飞快。中西医都有所涉猎,还都是师从大师,得益于民国的精英教育,而上海滩又是个大师云集的地方。
因此他的医术已经拥有相当水平了,所以朱剑决定在日本人投降后,先带全家去港岛开家药房。一来可以实践他的医术;二来可以为将来的解放战争和一挑十七家堂口的时候,提供必要的药品。朱剑的空间在这些年功德的扩容下,已经有直径5米多的球大小。
论体积也有70个立方左右了,比一个40英尺集装箱的体积还大点。如果用来装被服之类的普通补给品,装不了多少,但是如果用来装药品等高价值物品还是很可观的。
计议已定,朱剑首先与宁志毅畅谈了一次,同为穿越者的两人,很多时候谈话就不用那么遮遮掩掩的。他跟宁志毅说出了他的打算,宁志毅也在为抗战后自己的出路做准备,两人可谓是一拍即合。
两人都认为,当有日本人这个强敌在时,军统内部各势力能拧成一股绳。一旦日本人这个外部压力消失,红党在他们看来又是不足挂齿,内部争斗势必兴起。如今日本人一露出颓势,这种苗头就已经抬头了。
而宁志毅在上海乃至整条沪宁线上的势力已经有尾大不掉的趋势,可以对戴老板一系对军统的领导地位产生威胁。因此,抗战胜利后,宁志毅势必会被调回总部,用高位虚职养着,而他的势力也将被拆分,经历一次杯酒释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