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位实打实的奉天人,历任数个地方重镇的封疆大吏,宣统三年时又任这关外三省总督一职。此人在任职期间也是不遗余力地推进新政改革,其任户部尚书时,在变通捐税、筹措经费、改革币制等多方面颇有建树。
赵尔巽在新政府成立后任了奉天都督,可不知他却变得保守起来。有人传出其对新政不满,在奉天各界大力宣扬前清政权如何之好;对于日本人的态度也是颇为暧昧,甚至传出现今倭人在奉天地界之所以能如此的肆无忌惮,这其中也是与赵尔巽有着莫大的关联。
光绪二十一年甲午海战时,张锡銮在与日军作战时立功,后历任直隶海防营务处总办、福建兴化府知府、中军各营统领、奉天营务处总办、奉天度支使等职。
张锡銮在前清隆裕皇后签署“退位诏书”前,曾先后两次电请清廷承认共和,在新政府成立后受任关外三盛宣抚使、几月前又兼任奉天都督与奉天防务一职。张锡銮对于倭人始终保持警觉,或许这也是他来关外任职的一个重要原因。
清源对此可是一无所知,来关外之前对于政事更可谓是丝毫不感兴趣,可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加之这数月来的桩桩件件,这才感到上面的风吹草动对于寻常之人来说那就是一场灾难。
清源想到那张印有张锡銮的“通行证”,再加上重建书院一事,难道这不应该是作为奉天都督的赵尔巽所为吗?
“陈先生,张都督即为兼任,那他岂不是位副职?”清源问道。
“并不是四爷您说的这般。”陈举人摇摇头,要是这样的话奉天怕早不是现今这个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