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省,春江府。
昔日的誉王府已经成为秦浪的誉亲王府。
秦浪自被册封为誉亲王后,便迁居至此。
今晚正值除夕,王府内灯火通明,张灯结彩,一派喜庆祥和的氛围。
秦浪站在书房窗前,凝视着府外热闹的景象,心中却波澜不惊。
他深知,盛仁帝当日赐他“誉”字封号,寓意深远。
这不仅仅是对他功绩的认可,更是对他与盛仁帝之间深厚情谊的见证。
毕竟是秦浪与誉王并肩作战,共同经历了太多风雨。
从最初的两人刀兵相向,到后来的王府要粮,再到后面誉王的救命之恩。
最终秦浪助其登上皇位,成就一番霸业。
两人更是在患难中结拜为兄弟,誓要共享荣华,共担风雨。
“贤弟啊,”
盛仁帝曾在私下里对他说过,“你之于我,犹如左膀右臂,无你,便无我今日之成就。这‘誉’字,既是对你过往功绩的肯定,也是对你未来辅佐我的期许。”
秦浪当初,只是淡淡一笑,心中却五味杂陈。
这封号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与期望。
他不仅要继续为盛仁帝出谋划策,更要守护两人间的情谊,确保大宁江山永固。
这时,书房的门扉被悄然推开,慕倾雪轻盈步入。
秦浪闻声扭头,轻声询问。
“倾雪,有事吗?”
慕倾雪展颜一笑,反问道:“是否在为岭南战事操心?”
“哎,是呀。”
秦浪轻轻叹息一声,点了点头,“倪大将军亲自出征,战事竟还如此胶着,已拖延月余。”
言罢,他自然地伸出手臂,将慕倾雪拥入怀中,继续说道:“半月之前,锦衣卫密报,镇国公亦亲赴岭南支援。如今,战况依旧不明。”
慕倾雪依偎在他胸口,声音柔和。
“镇国公已臻圣境,岭南战事想必不久便能平息。”
秦浪抚摸着她的发丝,在她的额上落下一吻,随后又是一声悠长的叹息。
“但愿吧。”
然而,他心中藏着一份难以言说的忧虑。
今日乃除夕之夜,镇国公身在岭南前线,而轩辕雪则孤身一人在京城度过佳节,定感孤寂。
曾几何时,秦浪向轩辕雪提议,让她辞去锦衣卫都指挥使之职,随他回玉林省共度时光。
却遭到了她的坚决拒绝。
秦浪深知其心意:作为轩辕策的重孙女,她必将朝廷之事置于首位,不甘于成为王妃的安逸生活。
再者,轩辕雪的性格高傲,与慕倾雪共侍一夫,对她而言,亦是难以接受。
尽管如此,秦浪心中对轩辕雪的挂念却丝毫未减。
慕倾雪似有所感,抬头看了过来,目光中满是柔情,笑问。
“是在挂念轩辕姐姐吗?”
自京城归来后,秦浪便向慕倾雪坦诚了他与轩辕雪之间的过往。
出乎意料的是,慕倾雪非但没有丝毫责怪,反而以一种超乎常人的大度回应。
“从我爱上你的那一刻起,就已明白,你如此优秀,根本不是我能独有。”
“我只愿,在你心中,能有一块专属于我的地方。”
秦浪从回忆中抽离,目光深情地锁定在慕倾雪清澈的眼眸上,轻声说道。
“倾雪,你和轩辕雪在我心中同等重要。今晚是除夕,她孤身一人在京城,我确实难以安心。”
慕倾雪闻言,嘴角绽放出一抹甜美的笑容,仿佛春日里最温暖的阳光。
“算你还有点良心,还记得轩辕姐姐。”
言罢,她轻轻从秦浪的怀抱中挣脱,转身对着书房外,笑着喊道。
“姐姐,你都听到了吧?我就说他心里一直惦记着你。”
秦浪一听,神色瞬间凝固,连忙将视线投向书房门口。
只见轩辕雪,依旧身着那袭飘逸的白衣,缓缓步入书房。
她的双眸,已不自觉地泛起了泪光,闪烁着复杂的情绪。
秦浪见状,脸上顿时绽放出喜悦之色,急忙迎上前去,自然而然地伸手握住轩辕雪的手腕,语速加快地问道。
“雪宝,你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也不提前告诉我一声?”
轩辕雪注意到一旁的慕倾雪,正带着几分狡黠的神情望着自己,心中一紧,想要抽回手,却发现秦浪握得极紧,几次尝试都未能成功,只好略带羞涩地回答。
“十天前,慕姑娘给我写了信,说你……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