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生,或许这就是他的结局吧。
因为他注定无法替杨广和宇文化及报仇,既然他什么都做不到,又何必纠结这些呢?可是面对孩子的询问,他却陷入犹豫之中,难道他未来的日子,就要这样蹉跎下去吗?可他不这样做,又能去往哪里?宇文成都的实力很强,如果他选择为单进效力的话,一定能够身居高位,拜将封侯也不在话下,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q_i_x′i^a.o-s!h~u\o`..c,o¢m+并且,当初单进就想要招揽宇文成都,也给过他机会,只是宇文成都没有答应罢了。然而这正是宇文成都的心坎。他不愿破坏如今的美好,也承认单进做的确实比杨广好得多,但同时他也不愿意替单进效力。这是他的底线,是对曾经杨广的坚守。他无法替杨广报仇,也无法恢复大隋社稷,他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不替单进效力,仅此而已。可如果就这样庸庸碌碌过去一生,似乎也和宇文成都的想法大相径庭。可以说,宇文成都绝对是不甘心的,他只是因为无可奈何,才会接受这样的结局。如果有其他的选择,他当然不会一直这样沉沦下去。不知过去多久,宇文成都看着前方的孩童,似乎想明白了什么。既然已经无法报仇,那他总要做些事情。他无法战胜单进,那他为何不培养几个弟子,让他们来替自己报仇雪耻?只要他的弟子,能够胜过单进的后人,甚至比华夏的猛将更强,那不就说明宇文成都的强大吗? 想到这里,宇文成都顿时眼前一亮,他好像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了。如果他想要留在边境,守卫这片安宁。正好可以趁此机会收几个弟子,传授他们武艺。这是宇文成都的传承,也是他对未来的期盼。找到自己的目标,总好过一直茫然下去。毕竟他可是大隋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啊,他又如何甘心接受这样的人生?当诸般思绪在脑海中涌现,宇文成都只觉得豁然开朗。他忽然站起身来,脸上露出豁达的笑容,接着看向方才询问他的孩子,说道:“你要跟我习武吗?”——单进率领大军,从高句丽返回。他并不知道如今宇文成都身在何处,又在做什么,因为他并没有太过在意此事。当初放走宇文成都,也是念在宇文成都并不是彻头彻尾的坏人,他的很多作为,都是因为杨广和宇文化及逼迫的无奈之举。如今大隋已经覆灭,再杀了宇文成都也没什么意义,倒不如让宇文成都离开,或许会发生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反正单进相信,以宇文成都的性格,绝对不会滥杀无辜,哪怕他想要报仇,也是针对单进。可单进更相信,以自己如今的实力,根本无惧宇文成都,就算再给宇文成都几十年时间又能如何?双方的差距犹如天堑,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逾越的。并且,单进也不会止步不前,他会继续提升自己的实力。哪怕单进登基称帝,也不代表他会就此懈怠,毕竟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单进亲力亲为,他只需要将任务交给手下大臣即可。当单进领兵,重新踏入华夏境内,他的心情颇为畅快。虽然此番征战免不了辛苦,但取得的战果却相当丰厚,成功平定了突厥之乱,并且覆灭高句丽,解决了两个隐患。让边境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岂不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单进并没有在路上停留太久,他打算尽快回到大兴城,看看有没有发生什么变故,又或者有什么重要的事务需要他来处理。但就在此刻,忽然有士卒匆忙前来禀报,将一个消息送到他的面前。只见前方,士卒在单进面前,显得无比恭敬的说道:“启禀陛下,大军之前有一人自称是定彦平,欲要求见陛下。”听得此言,单进不由得一愣。对这个名字,他当然不会陌生。当初若不是定彦平指点,恐怕他的槊法,想要突破到登峰造极,也没有这么简单。回想当年之事,单进不由得有些唏嘘。正所谓物是人非,很多故人都已经不见,这天下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定彦平的出现,无疑让单进有些欣喜,他并非没有感情的机器,实际上他也很念旧。如果不是杨林求死,单进真不想走到这一步,毕竟当初杨林对他有知遇之恩,并且与他亦师亦友。而杨林的指点,对单进帮助良多。如此种种,他当然不会忘怀。只是单进顺应天下大势,大隋注定会覆灭,这是无可改变的结局,杨林身为大隋靠山王,他当然不可能和反贼同流合污。杨林的目标从来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