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开局武痴,我无敌于隋唐 > 第464章 两年之期

第464章 两年之期

这两年的时间,华夏的局势已经完全稳定下来,单进所推行的改革也是日渐稳固。¨c¨m/s^x′s′.¢n_e*t~

虽然在此期间,免不了发生一些波折,却无伤大雅,根本影响不了大局。

就算有狼子野心之辈,他们贼心不死,不愿接受现实,又能如何呢?

他们的实力,完全无法与单进抗衡。

工程院无疑是发展得越来越好,其中涌现出大量的人才。

正因为单进重视工匠,所以也有更多的人投身其中,他们希望通过这条路,取得更高的成就。

其实,不管是工程院还是科举,都不是随便能够做到的。

无论是哪一条路,想要取得成功,都需要万般的努力,以及那灵光一现的收获。

杜如晦并未辜负单进的期盼,在他的主导之下,工程院稳步向前。

其中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这段时间,工程院推出了大量首创以及改进的器械,对华夏各个方面,都造成了不容小觑的影响。

这些器械的出现,大大促进了华夏百姓工作和生产的效率,使得华夏的经济越发繁荣昌盛,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商贾。

以往各个朝代,推行的都是重农抑商政策。

毕竟一个国家根本是农民,是粮食,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这个国家就不可能稳步发展,也不可能安定下来。

所以他们才会抑制商业,希望以此维持农业的稳定,但这终究只是饮鸩止渴罢了,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单进作为穿越者,自然有着相当的远见,他很清楚一个国家想要繁荣昌盛,经济贸易是必不可少的。

最主要的,自然是在他推行占城稻之后,华夏的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

他不敢说让所有人都衣食无忧,但最起码,如今绝大部分百姓都能够吃饱饭了。

想要达成更进一步的目标,就只能循序渐进,徐徐图之了。

有了这个前提,华夏发展商业,推动对外贸易,也就合情合理了。

虽然华夏物产丰饶,土地辽阔,但外界也有许多华夏没有的资源,只有双方互通往来,才能推动华夏前行。

像织布机、纺纱机这些器械,对于寻常百姓来说,早就不陌生了。

或许绝大多数人都不曾亲眼见过,但是他们通过华夏报,已经了解到很多东西。

不少地方,陆续出现了统一经营的工厂。如此种种,单进亦是采取推动引导之法,为他们提供一定的优待。

毕竟不管他们做什么营生,他们最终的收益,都要向朝廷纳税。:¢3@%28μ=`看·?)书/3-网? ??更?e新ˉ最¤/全?只要他们遵纪守法,给他们提供一些保护也是合情合理的。

但这一切的前提,自然是在保证百姓的利益下,很多事情单进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只要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必然会维持应有的秩序,不会让百姓受到欺压。

除了这些生产工具的革新,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研究,也就不一而足。

反正这些东西的出现,对如今的华夏有着莫大的益处,也是引领着天下百姓,萌生出更高的追求。

工匠或者说研究员,是一个有前途的职业。在华夏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同小可的作用。

在单进刚建立工程院的时候,还有许多人心生轻视,他们觉得单进此举太过草率,所以并不赞同。

但时过境迁,天下之事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的工程院,称之为庞然大物也毫不为过。当初被单进委以重任的杜如晦,完全可以说是位高权重了。

不少人都羡慕无比,杜如会初出茅庐,就获得单进赏识,直接一步登天。

实际上,这两年时间里,一直都有人想要针对杜如晦,他们想了诸多办法,最终却是无功而返。

如果杜如晦真有这么好对付,也不可能取得如今的成就。

虽然整个华夏都在推行改革,但无数人都已经达成共识,工程院便是华夏改革的前沿,是最重要的阵地。

各地推行的变革,或多或少都和工程院息息相关,毕竟那些先进的技术和器械,都是工程院研究出来的,怎么可能毫无牵连?

——

除了工程院之外,如今的百姓书店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曾经的百姓书店,其中售卖的都是从各个世家中获取的藏书典籍,对于普通读书人来说,这些自然是好东西,他们视若珍宝。

只可惜时代是会变的。

单进倒不是说,古人留下的就一定不是好东西,可是华夏想要发展,想要变得更加强盛,那就不能依靠这些老古董。

还需要有更多的变革和创新。

工程院如今的主旨,还是在实用技术上钻研,可是想要更进一步,就需要各种理论知识的探索了。

这是迟早都要出现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