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女穿男:农家子的科举青云路 > 第241章 探亲访友(二)

第241章 探亲访友(二)

专门卖给有钱人。

石堰山用“美人春”送过几次礼后,安溪县的权贵全都把抢购美人春当成展现实力的手段,每年光是这千枚杏儿,都能挣得小万两。

王立来将这片林子看的极其重要,一小片试验林里,起码养了八只狗,要不是有外公在,秦扶清他们也不敢妄自闯入。

仲春时节,其他果子还是青绿的,美人春已经散发出将近成熟的果香来。

秦扶清他们有幸,赶在安溪县里的富人吃到嘴之前尝到美人春的妙处。

不得不说,一颗美人春能卖七八两也是有原因的。

这些年来,王立来在植物嫁接和授粉一事上没少费心思,既然果树能搞,那五谷能不能搞呢?

舅甥二人的书信不曾断绝,秦扶清知道舅舅的成果,也没少给舅舅出主意。

这次挑选稻种,就是秦扶清预谋已久的。

自古以来,粮食增收的作用都不容小觑,历史上每个王朝的兴盛都和粮食产量暴涨带动人口增长脱不了干系。

想要做到粮食增收,一是选种,而是精耕细作,三是化肥水利等手段。

选种又有两种方式,一是目前已有的主粮种子质量提升,亩产提高,二是出现新的高产农作物。

比如明清时期出现的土豆红薯玉米等农作物,直接养活了当时华夏一大半的人口,才有清末时期四万万人口。

现在没有土豆红薯玉米,秦扶清暂时也没法子去寻找这些东西,那么就只能从水稻培育下手了。

占城稻大家可能都听过,占城并非华夏本土稻种,而是从藩属国传入华夏,其特点是早熟、细米,能够抵抗一定的旱害。

还有一种稻,名为京西稻,最初在《三国志》中就有京西稻的身影,到后来的《红楼梦》,京西稻从一开始的选种发展到最后,其品种更加优良,乃至成了皇家御用稻米。

诸如此类种种,都说明水稻是可以培优提升产量的。

秦扶清家中田产数百亩,石堰山家里的田地数量也不少,秦扶清说了稻种培育的好处之后,石堰山也很支持王立来做水稻试验。

石家消息灵通,哪里的稻米好,他能打听来消息,王立来就前去查看,若真是如此,便高价购得良种,慢慢筛选实验即可。

当天夜里,王立来骑着马回来了。

秦扶清不复当年的幼稚模样,王立来也变得像是另外一人。结交益友,也能提升自己。

王立来颇有不怒自威的样子,嘴边留着胡子,看着不显得邋遢,反而成熟稳重,见到外甥和外甥女,他很是高兴,飞身下马后,将几个外甥挨个抱了抱。

“臭石头,你可总算是回来了,外面好不好玩?”

秦扶清笑着道:“好玩是好玩,就是许久不见你们,想的厉害。”

“舅舅,你此行出远门,可有收获?”

王立来喝了几口水,等着吃饭的时候,就开始对几个外甥外甥女炫耀起收获来。

他这次得到了两种不同的稻种,原本昨天就该回来的,临回来时听一个路过的老汉讲村中有户人家种的稻子比别家收的都要多,他便又跑去看了。

见那户人家的稻子植株矮小,可稻花开的多,灌浆也多,又听主人家讲,说是年年别人家的稻子成熟时被风吹倒,他家稻子都好好的,王立来便要花钱买他家稻种。

一开始那人还不愿意卖,他们一家都靠种田吃饭,自然不愿意将家里吃饭的本事卖与他人,奈何王立来给的实在太多了。

“先给他们二十两订金,等收稻时我亲自去收,免得他们以次充好。”

秦扶清一听,这稻子确实不错,很明显抗倒伏还丰收,优良品种,值得二十两这个价格。

一家子在舅舅家住了两天,猫娃子来催,说是苏木他们今日来了见秦扶清不在家又回去了,商定好明日再来,秦扶清这才要赶回去。

王丽梅原想着要在娘家多陪林氏住些日子,却被林氏给赶回家去,“趁着孩子在,你多陪陪孩子,日后等他们翅膀长硬飞走了,怕是有你熬的!”

这话说的王丽梅心里头一酸,她既是做人女儿的,又是做人娘的,夹在中间,两种滋味都在心头,又哪头都舍不得。

“娘,你莫怪女儿,等他们几个都出去了,我得空多来陪陪您!”

“行了,快回去吧!”林氏依依不舍地和孩子们道别。

驴车吱吱呀呀朝前行驶,渐渐地将舅舅一家给抛在身后。

秦扶清叹口气,想到等自己日后年纪大了,回乡后就要像舅舅这样隐居乡间,这日子过着可真不错!

回到家中,秦扶清一刻都不得闲。

听闻他回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