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举足轻重。
“皇上既已决策下来,我当身体力行去办理好它。”
方云舞被他打足了底气,决定立刻践行起来。
事情发展到今天这一步,方嫔娘娘做为静慈庵明镜堂的常客,本以为靠皇上和高太后之力,能一举攻破勤王殿下的防线,成功住进红姻楼中,实际上她高估自己的能力,依然被勤王质疑她接近红姻楼的目的,是避重就轻地达成所愿,完全忽略勤王的存在。
早上她还告诉皇上,想到静慈庵明镜堂里住两日,结果半天功夫下来,晚上如约进入方嫔阁的皇上,向她表明皇兄的立场,若没有能撼动红姻楼地位的屏障,将它变成一纸空谈,对勤王殿下而言,没什么可新鲜的,早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看来接下去由方嫔出场的主要作用,是进入静慈庵内,与他说清她喜欢红姻楼的原因,把勤王殿下当成一家人,并以兄长的身份来看待他,自是感同身受的体验,让云舞依恋上红姻楼,才劝说皇上,以长春宫附近的心怡厅与之做交换,为了达成勤王入宫居住的心愿,这样安排也在情理之中。
方嫔娘娘这晚在方嫔阁内侍过寝后,第二日清晨,就被皇上目送她坐车驾前往静慈庵内,他再启程至玉霄殿开始了早朝。
“殿下,方嫔娘娘刚到明镜堂内,这次不知道准备待几天再回宫?”
长明殿中,从明镜堂里前来的探子,正向勤王殿下禀告此消息。
勤王估摸着时辰才刚过早晨8点钟,方云舞便一点儿动静未露,直接来明镜堂内。她不会对红姻楼的事,没任何准备就过来了吧?
昨日待高太后回宫后,勤王殿下才离开玉妃娘娘的玉渊厅,返回自己屋内。
他当时亲自前往明镜堂中,到后院两间居室右边那个房间停留一个钟头。
门外守卫的人,被勤王殿下遣至远处,不让靠近他。
在屋内完全安静后,他安排于此处的一位密探,被叫至他身前。
“本王算过时间,方嫔娘娘应该马上会来明镜堂中居住,你待她到此房间安定好后,迅速至长明殿将她的行踪汇报给我,不得有误。”
齐宣显然这月初的前三天,被高太后的探访,弄得狼狈不堪。
首日母后在长明殿内,若不是陆尹恰巧进来,找勤王殿下借些典故去读,勤王不可能逃离她设计好的圈套,后来躲到玉妃娘娘那里不出来。
好不容易,将高太后这尊大佛送出静慈庵,待勤王出了玉渊厅回到长明殿内时,已被惊出一身冷汗。
母后岂是来探望宣儿啊?她手执圣旨般的命令,要拿红姻楼给皇上去住,一个下马威,害得勤王执意否认,表示难以承受其重。
弄清它的根源,竟始于方云舞的一场美梦,住入红姻楼,获得比在皇宫内更充足的空间和资源,捡了个天大的便宜回去,让吃力不讨好的勤王殿下情何以堪呢?
所以,齐宣必须把握住方云舞的动向,才能避免在红姻楼之事上,蒙受更大的委屈。
昨日高太后回长春宫里,肯定已将真相告知给皇上。今早方嫔娘娘这么快就赶到明镜堂中,莫不是皇上昨晚夜宿方嫔阁,对她另行安排什么了?
“本王已知晓,你先回明镜堂去,不要有任何风吹草动,我自会安排。”
勤王对方云舞乖乖停留在明镜堂的做法,表示满意。
若他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怕她此时正因红姻楼的失利,冒然到长明殿上,与他大闹一番!
正出于勤王视她为弟妹般看待,才给她缓和的机会,让她在明镜堂里站稳脚跟。
她心急火燎于红姻楼的话,不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又怎么能从心如磐石的勤王口中,得到认可的答案呢?
勤王殿下设于明镜堂的那名密探,经他一番嘱咐后,回到方嫔娘娘身边,时刻监视她的行为。
“殿下,方嫔娘娘已进明镜堂一上午了,都不来这边找您,她不会不知道红姻楼的变动吧?”
顺影堂内,勤王殿下等待半天,未见方云舞前来长明殿,便独自在席间用午膳。
尤管事伺候其侧,见勤王一上午都不动声色至此时,心里不免觉得气氛过于宁静,隐藏着些紧张的因素,便问他这句话。
“再等等!她目前不知道红姻楼不可逾越最好,给我省去不少麻烦。但她通过皇上,清楚我故意为难下去,不愿用红姻楼换心怡厅,怎么着也得沉住气,先在明镜堂内度过半日再说吧!她每次能留在那里的时间,不超过五天就行,这才多久啊,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