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重生之再造华夏 > 第168章 大帝之死

第168章 大帝之死

,替换史抗和董文炳等人的大军,从此开始正式接管并统治西域。

撤回的大军还没到达,撤离的日期起了争议,有人提议等八都万户地和岭北的大军全部撤回(之前史抗和董文炳等人只带了部分人马回来,大部分军队仍驻扎在上述两地,要等接替军队到了才能全部撤离)后再走。

但这个提议显然不妥,大军撤回庭州估计起码要月余的时间,而大帝的状况已是日益衰微,谁也不知道能不能等到回撤大军到达,但大帝显然不愿意“崩”于这塞外大漠之地,皇后和一众文武也不愿意。

于是,众人决定,由出伯先率坚守西宁的残军和御林卫军以及文官和宫奴等先撤回,到开平后等史抗和董文炳率八都万户和岭北回撤的大军到达,汇合后再一起回军大都,当然,考虑到大帝一行行动迟缓,或许在路上就能汇合。

大帝的状况已经恶化到话都说不出来的地步了,为了走的平稳些,同时在一辆车上能多载些服侍之人,这样多少能让大帝多啀些时间;

在南必皇后、出伯和刘兰璋的等人的要求下,从驻在庭州的大军中抽出上百工匠和上千士卒,以原来的御车为蓝本,伐尽绿洲方圆近百里内的树木,做成了一个巨大的车辇,安装了数十个木轮,同时绑上棉毡,足可供十余人同乘。

马匹显然拖不动这么大的车,正好有从各部进献的数十万头牛羊,加上原有的数万头驮畜,于是,一辆驱赶着上百头牛和驮畜的大车启动了。

出伯带着西宁的万余探马赤军残兵、多御林军以及数千文官和宫奴护卫大帝踏上了回开平的路。

足足走了20多天,庞大的队伍才离开庭州不到500里,而身后的烟尘表明,史抗和董文炳等已经率大军快追上来汇合了。

这天,大帝的气色忽然出奇的好,不仅自己坐了起来,而且还能说话了,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却不再咳嗽了,旁边侍奉的近侍和宫奴都露出了喜色,只有南必皇后面如死灰,双眼含泪。

“叫出伯过来吧”大帝吩咐道,须臾,出伯来到车中,刚要跪拜,大帝止住道“不必行大礼了,坐吧”,出伯见大帝忽然面色红润、说话也不再咳嗽,开始一愣,但马上似乎明白了什么,红着眼圈坐在了大帝和皇后身边。

大帝似乎也明白了什么,不过他没有表现出丝毫的颓丧和悲伤,在挥退近侍和宫奴后,他笑着对出伯和皇后说道“朕估计很快就要回到长生天的怀抱了,今天对你们说的话,就算是朕的最后遗言吧”。

出伯和皇后都使劲的点了点头,大帝接着说道“脱不花已封为越王,伯颜为淮王,加上定王出伯和皇后,朕托孤给四位,今日淮王和越王不在,朕的话就先说给你们二位听”;

大帝顿了下说道“西域底定之后,你们务必跟真金说清楚,除非日本的银矿和安南的粮食出问题,国家切勿动兵,前宋余孽和一干教匪,要么交给僰人处理,可以免他们的粮赋,要么地方官府处理,不行可以办团练去灭匪,朝廷不再兴兵,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人分四等之事目下只在少数地方还有,尤其南方新归服之地,你们要跟新君讲清楚,务必严令各地,各族混同,不得再以族群分等,否则必严惩不贷;

黄河泛滥,水旱蝗灾,自古便决定着王朝的兴废,一旦国家从战祸中复苏,必须全力治理黄河,这是确保子孙万世的基业,切记切记”。

大帝的话音刚落,车外响起了雷鸣般的马蹄声,有人在车外大喊“是镇阳王(史抗)和靖西王(董文炳)带大军来汇合了”。

夕阳晚照在大漠戈壁中,远方隐隐有绿洲浮现,出伯带着史抗和董文炳前来觐见大帝,大帝十分兴奋,连声道好,这两人见大帝如此气色,开始时都是一喜,但忽然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在心里叹了口气,忐忑不安的在大帝的车辇上挨着出伯坐了下来。

大帝点点头,说道“你们二位辛苦了,这次回军大都,你们都听从定王(出伯)和皇后的指挥,你们的前程,朕都已安排好了,不必担心”。

二人大喜道“臣等遵旨,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帝摆了摆手道“朕的生死,朕心里清楚,不必如此了”,二人还没来得及答话,大帝忽然完全坐了起来,声音也大了一些“死不可怕,死不过是回到长生天的怀抱,再开始一个轮回罢了;

朕年幼时右足残疾,父亲和一众王公皆以为朕此生乃是废人,但朕从不后退,朕开府开平,经略漠南,南征大理,威服青藏,又南下灭宋,北上争位,东伐日本,西平海都,朕没有虚度年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