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同性相斥
出了村口,跟的人才散去,见王有福如影随形,小苇没好气地说:“把东西拿回去吧,别跟着,我们之间真不可能。”
“知道你恨我,以后保证只对你一人好。”
小苇摇头:“你还不配让我恨。”
王有福不走,小苇懒得强赶,走到空旷处,小苇回头望了一眼远去的村子,大嫂忍不住说:“这个地方对不起你,以后别再回来了。”
言下之意是不想跟着小苇离开,这也在意料之中,良言难劝该死鬼,小苇只有暗叹的份。
回头一眼仅仅是下意识的,和留恋无关。
事实上,这个地方,乃至这个国度,苦难将会持续上演,能活着就已千难万难,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纯粹痴人说梦。或许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死,真的是解脱。
王有福一改往日的活泛,彻底认清了眼前的境况:这个呆傻又好看的姑娘,死里逃生后,压根就没将他放在眼里过。
一路无话,闷闷不乐地到了镇上,先到合作社办公室报到,被安排和一个女会计睡一个宿舍。
全程小苇很少开口,大嫂和王有福也就不便多说。
安顿好床铺,去厕所时,大嫂小声打听金银财宝是不是真的,小苇点点头:“具体多少我也不知道。”
临走又当着王有福的面吩咐大嫂:“老道士对我有恩,你们尽量照顾他点吧。”
王有福颇不以为然:“我爸说那老家伙八成是遭殃军留下来的特务,只是那老家伙太狡猾,我们没能抓到他的把柄,不然,早就抓去枪毙了。”
小苇古井不波地说:“我不管他是不是特务,他帮过我,我就得感谢。”
王有福赶忙改口:“也是。没证据证明他是坏人,那就是好人,我会让我爸安排人照顾他的。”
小苇冷哼:“我的事和你有啥关系,记住,以后别来烦我。”
明知道这话对他没什么用,小苇还是说了出来,给日后收拾他打下伏笔。
大嫂因没阻止绑嫁的事心里有亏,尽量保持沉默。小苇自是理解,情绪也持续稳定。
遍地都是无法开化的大聪明,哼一声都觉得多余。
送走大嫂和王有福,小苇先去镇上商店里买了毛巾牙刷肥皂搪瓷杯和两只海碗,又去书店买了十几乱七八糟的书,两本笔记本,一支钢笔和一瓶墨水,花了十六块多。
在底层月薪只有二十块左右的当下,简直奢侈得过分。
眼看时间尚早,只得到处闲逛。
缝衣社竟然有一台缝纫机,严重颠覆了小苇的认知,一打听才知道是县城缴获的战利品,再分配到镇上的。奇葩的是,一台缝纫机起码配了五六个人,只让两个老师傅上机踩踏,其他学徒工不让碰,生怕弄坏了这种高科技产品。
看着几个人煞有介事的认真忙乎,运转起来个个如临大敌,小苇再也忍不住噗嗤笑出声。
一个矮胖的中年女师傅怒道:“小丫头笑啥,回家去,别在这碍事。”
另一个清瘦的师父表示理解:“乡下人怎么可能见过这么高级的机器,让她看看吧。”
小苇的衣作松松垮垮,短发也不齐整,十足没见过世面的农村假小子,镇上人当然看不上眼。
努力抑制住显摆的冲动,小苇装鹌鹑:“踩这缝纫机应该不难吧?”
矮胖师父笑了:“确实不难,半年就能学会。”
小苇说:“好。抽空我也学学。”
清瘦师父没好气地说:“回家种田去吧,我们这早就不收人了。”
“好的。谢谢师父,再见。”
小苇没兴趣争执,礼貌地告辞,然后去了木业社。三十多个男人在屋里屋外忙的不亦乐乎,看样子分成了几个小组,有的制作木犁小推车等各种农具,有的在做家具,有的在做门窗,不小的院子里,没有一台机械。
这里还没通电,一切都是原始手工操作,固守着几千年的传统与本真,真正的国粹啊!
小苇会做衣服。因丈夫大头的缘故,对木器也不陌生,知道基本技法和各种尺寸,能独立制作板凳床铺桌子。
吸收前面的教训,只看看,木器社以为是看热闹的,加上土里土气,几乎没人正眼瞧她,颇让小苇欣慰。
明哲保身的前提是化身隐形人,让别人忽视。
慢慢溜达了一圈,回到宿舍区正好下班,那个女会计也到了,仔细打量后问:“你是季小苇?”
口气里有种居高临下的味道,小苇毫不以为意:“我是。敢问大姐尊姓大名。”
女会计大约二十七八岁,比乡下女人光鲜很多,淡淡地说:“我叫姜英英,以后别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