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贪得无厌的小苇大妈
石明松感兴趣的是,海涛到底说了多少酒话:“酒醉吐真言。知道别人的秘密可不是好事,冒兄要小心了,免得被灭口。”
冒同贤表示无奈:“我也不想啊。可又有什么办法。”
石明松大笑:“办法就是多告诉几个人,让秘密公开,让我们共同承担,你就安全了。”
冒同贤像是很随意的说:“我说他喜欢小苇,可小苇根本不给他任何机会,这话你也信不?”
石明松脸色微变,很认真地点点头:“我还真信。”
冒同贤故意打哈哈:“石兄可真敢信。”
“冒兄所言,我连标点符号都信。”
冒同贤笑着看看小苇:“这家伙是不是天天待在药房里,变得不正常了?”
小苇也点头:“我也这么认为。”
送走冒同贤,石明松正色对小苇说:“那天你还是别去吧,真的很危险。”
“不。我得去,就想看看能出什么幺蛾子。何况,就算那天我不去,可同在一个校,逃不开的。”
“好。天冷,别骑车,我们坐车去。”
和小苇预想的一样,第二天正式上班,镇长亲自上门,说给姜英英安排了一间宿舍,在政府人员那一片。
姜英英自是假装客气一番。
话题很自然地转到李炳良身上,问他在文化站习不习惯,想不想换个工作。干爹自是各种谦虚,说自己能力有限,待在文化站最合适。
又转看小苇:“小姑娘看着不合人缘,交的朋友却不少。传言确实不可信。”
小苇还是那句话:“都是些狐朋狗友,过客而已,无足轻重,风一吹就散了,当不得真的。”
镇长大笑:“世上,谁不是过客啊。”
转而又问:“上学有什么困难,可以和我说说。”
小苇笑道:“还真有。我想买点花生带到学校去,给同学分分。”
“你需要多少?”
“几百斤吧。”
镇长有点为难:“粮库的粮食已经上账,没粮票的话,不太好做账上报。”
“没粮票的话能批多少?”
“最多一两百斤,再多真不行,会犯错误的。”
小苇说:“我有三百多斤粮票,卖我六百斤吧。”
“行。我这就给你开个条子,随时可以去买。”
大前天拜年回来,看到十几袋纸袋肉渣还在,干爹和姜英英责怪小苇送礼成单不合适,小苇就说过准备用其他东西补偿。
至于是不是真有汽车来拉过坛子,小苇赌他们不会问,更赌邻居们忙拜年迎客不会在意。只要过三五天,记忆就会模糊得难以说清。
目前还未发生意外。小苇胆子就大了。
正好趁这机会储存点花生。
粮库的花生都很干燥,那也得炒熟了密封起来才行。整整忙了四天,封了四十几只坛子,垒在小苇房间里,说是等着运走。
你以为这就完了?千万不要低估小苇大妈的贪婪程度。既然有了准备送礼这个理由,那还等什么。向姜英英把剩余的八百块钱要了过来,说要到乡下收购花生和黄豆,留着送给同学。
这两样东西要到秋后才能收,而那时合作社已经升级,收上来的几乎都会被集体收缴,私人不可能买到。
干爹不仅没问为啥要送那么许多,还责怪她不早说:“早说借的债暂时就不还,现在家里也不知还剩多少。”
姜英英说:“就剩两百多点,都给小苇吧。那么多同学呢。”
小苇只好说:“你们先留着,不够我会说的。”
当即找到王有福,让他把这事办好。
那天后,王有福真没来过,这让小苇很满意,这无赖还挺听话。
听说要买花生黄豆,王有福当然清楚是为了储存:“送给同学这个理由确实不错,可以明目张胆地搞。可这上万斤的东西,你准备怎么藏,藏在哪里?”
“留着送礼的东西用不着藏?”
“这么多堆起来也要两间房子,要保存时间长的话,起码得三间。你干爹那两间厢房可不行。”
小苇问:“你家能放多少?”
王有福想了想:“我家最多能放三五千斤。不过,我可以向亲友邻居借两三间房子。”
“那就好。反正我只有一千块钱,不能只买粮,储存用的物事不能少,要保证能放三年不坏,钱全部用光,你看着安排就好。”
“我尽量办好。可要是真遇上你说的情况,放在我这里,恐怕很难保得住。”
“蠢货。我一个人吃得了那么多么。”
王有福咕哝道:“我又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