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被一个傻子骗得团团转
小苇呆萌萌的摇摇头:“账怎么能这么算呢。你知道的,后来一切都归了公。要是没他们的钱,我不可能存那么多粮。何况,借钱还有利息呢。我又不缺钱,干嘛要担利息的人情。送粮给他们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桂秀父亲也被饶迷糊了,挠挠头说:“搞不懂你这丫头,到底是笨,还是特别聪明。”
“我小时候脑子烧坏过,疯了好长时间。现在好没好,我自己也不清楚。”
“剩下的粮,你准备怎么处理?”
“夏天有个晚上,我做了个噩梦,看到年后青黄不接的时候,不少人饿死。说不定是真的呢,那些粮,就留着明年防荒呗。”
桂秀父亲深深看了小苇几眼:“可我听说,你当初存粮,是准备用作送礼的啊。”
小苇把萌卖到极致,满脸的人畜无害:“嘘。小声点。那是我骗他们的,免得他们骂我傻呢。”
桂秀父亲差点喷出一口老血,深呼吸好几次,才长叹一声:“丫头,你要好好保重自己。我家桂秀还指望你提携呢。”
小苇暗道:我不是强行将她带在身边了么。
嘴上却说:“我尽力吧。”
终于迎来了秋收。
秋收的情况,下面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媒体上依旧取得了大丰收,依旧排着长队上缴公粮。
形势永远一片大好,能好到几十年后。
学校的境况依旧,粮油计划继续收缩,学生们依旧混不饱肚子。
小苇的接济一直不断,甚至成了明目张胆地派代表发放。
凡是参与声讨的,一律不予理睬。
每天各种纠纷不断上演,整个校园乱象丛生,搞得校领导一个头三个大。
主课几乎彻底放弃,主攻政治思想教育,统一认识,树立大胯步旗帜,继续憧憬无限美好的未来。
按小苇的吩咐,碧玉早已带明琴他们进入制衣厂,一心操练手艺,两耳不闻窗外事。
这个时候,义杰和冒同贤几个已经回来,不仅带回传说中的野生水稻,还有两三个省市的粮食蔬菜种子。
四个家伙还算认真,每样都做了认真记录,包括习性,土壤条件,生长期气候特征等。
这就行了,等着来年开干吧。
当然,就算在这里,野生水稻的种子能顺利发芽,长成。来年春天还得出去,主要还是寻找野生水稻,最好能采到公稻的花粉。
至于小麦和玉米种子的改良,就简单多了,只要开花期间人工授粉,两三年就会有很大突破。
冬眠期间也不闲着,可以进行其他试验。
有人说,在学校里学的知识,九成以上都没用。
小苇所掌握的,却都是最实用的东西,手把手的言传身教,短短两个月,桂秀和绿珠的水平已经甩了义杰几条街,义杰又一次气得想哭,抱住桂秀求安慰。
桂秀骂道:“弹琴不行,唱歌不行,跳舞不行,做衣服更是一窍不通,长得也没我好看,连种田都不如我,你说我要你有什么用?”
绿珠一脸的鄙夷:“这种没用的男人,早点休了完事。”
小苇很认真地点点头:“我觉得可以从洗衣做饭做起,说不定能突飞猛进呢。”
组长和一个技术员争着摆手:“洗衣服可以,做饭我们两个就行,你们谁也不许插手。”
时已入冬,小苇早就搞出了韭黄,小土豆。还搞出了小型阳光棚,种植反季节蔬菜,领先其他地方十年以上。
真正的喜报不断。
然后,一个国字脸的市委领导特地下来察看,小苇瞅了一眼,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陡然想到和二流子神似,赶紧避到实验室里,装没看见。
接待这种事都是组长和桂秀几个,除非特别声明,小苇很少露面。
几个人陪着晃了一圈,回到小会议室,隐约听见国字脸对小苇他们取得的成绩大加赞赏:“不到半年,你们就取得了这么多的成果,可喜可贺。”
组长说:“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一定继续努力,再上一层楼。”
“谁去把季小苇同学叫来,大家一起聊聊。”
小苇只好过来打了招呼,装害羞,低头安静地坐在边上。
国字脸的目光让她很不舒服:“小季同学辛苦了。”
小苇摇头:“全组成员的功劳,我做得很少。”
国字脸意味深长地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