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突然对阿剌知院问道:
“你可愿意做我大明朝的官?可愿意为我大明朝效命?”
听到朱祁钰的问话后,阿剌知院当即杵在原地,他一动不动,直愣愣地看着朱祁钰。
朱祁钰的问话完全出乎阿剌知院的预料范围之外,他此番亲自来北京,不过是为了试探朱祁钰的底线,没想到居然被朱祁钰反将了一军。
如果他现在说不愿意为大明朝效命,那无异于是宣布自己的势力和大明朝彻底决裂,他之前为了和大明通商互市,所做出的所有努力都将付之一溃。
如果要是回答愿意为大明朝效命,接受朱祁钰的册封,那么以后在商业贸易、军事,就都会和大明朝牢牢地绑在一起。
也就是说,往后依靠着大明朝,自己部的吃喝是无忧了,可以安享太平,但是自己的所有行动也都要受制于大明朝。
不停盘算利弊,阿剌知院的脑中在飞速计算着,时间仿佛停止了一般,只剩下互相对视中的朱祁钰和阿剌知院……
片刻之后,阿剌知院双膝跪地对朱祁钰说道:
“臣愿誓死为大明效命,为皇上效犬马之劳。”
最终阿剌知院还是同意朱祁钰的要求,接受大明朝的册封。
听到阿剌知院的话后,朱祁钰郑重地对他说道:
“好!朕没有看错你,阿剌知院听封。”
“朕封你为蒙东指挥使,爵位世袭罔替,独自掌管你部一切事务。”
“谢皇上圣恩,臣阿剌知院愿为大明鞠躬尽瘁,万死不辞。”
阿剌知院向朱祁钰叩头谢恩。
阿剌知院同意加入了朱祁钰的大明阵营,从现在开始,朱祁钰的大明帝国的势力,正式开始向辽阔的蒙古草原发展……
隔日,于谦来到紫禁城求见朱祁钰。
于谦一见到朱祁钰,便从怀中掏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纸和笔。
“圣上您上次教给臣的俯卧撑和引体向上,臣已经向手下的军士做了推广,现在全军士兵都已经在开始练习核心力量了。”
“圣上,那日您对臣讲的练兵之法,让臣大为受教,臣今日又特意来宫中向圣上求教。”
于谦说完话,便拿起手中的笔,准备记录朱祁钰马上要讲的话。
此刻于谦看朱祁钰的眼神,那分明就是一个小迷弟看偶像一样的崇拜眼神。
在于谦看来,自己所辅佐的这位大明皇帝,就是一位全才,不,更准确的形容应该是一位奇才。
连于谦都搞不懂,这个朱祁钰从小到底都是看什么书长大的,大到治国之策、中到为君之道、小到驭臣之术,他居然能全部都掌握,并且还能熟练运用且使用的很专业。
最难得的是,这位大明皇帝对于练兵之法,竟也能讲得头头是道,而且看样子,那还是相当的资深。
现在于谦对朱祁钰,那简直就是崇拜的不得了,所以今天又特意带着纸、笔前来求教。
于谦这一举动给朱祁钰都弄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其实这完全就是两个时代的理解差异,不同时代,尤其是相差几百年的时间。
现代人当然要对很多事物的了解,要比几百年前的人理解得更为透彻。
“于爱卿,上次朕说到哪里了?”
朱祁钰略带尴尬地问于谦。
“圣上,您上次说士兵训练应该强调速度、力量、爆发力的训练,速度和力量圣上上次都已经讲过了。”
“臣这次就是来求教关于爆发力的训练之法。”
听了于谦的话,朱祁钰想了想,然后说道:
“哦,没错,爆发力,那今天朕就和你说说爆发力的训练方法。”
“朕觉得,士兵们在战场上拼杀,无非都是一些简单实用的招式。”
“比如使用武器做出砍和刺的动作,咱们的士兵,在之前说到的速度和力量都提高之后。”
“不用练习难度太大的技击之法,只需要苦练一些基本的技击动作,凭借着三招鲜,就完全可以横扫对手,记住越是最简单的,就越是最实用的。”
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