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位嘉宾就是走南闯北的生意人,家中生活水平中层的样子,煮拍摄的男人是三十多岁的男人,坐着倒卖的生意,中间商赚差价,这生意在90年代还是很赚钱的。
所以这个男人一个人在外跑一趟生意要好几个月,但能挣个好几千块钱,一年下来的收入也有好几万元。
男人的老婆就在家做家庭主妇,上照顾老人,下照顾小孩,但吃穿不愁,生活还算富裕。
黄忠七把所有的综艺人选嘉宾的资料都拿去给韩宇过目,如果没有问题的话,下一步就是五个导演等各个工作人员的团队的选拔。
这可不好找,这部综艺的工作量很大,不说那两组素人嘉宾,就说自家老板跟洛颜,还有11夫人那边,都是有身份的人,工作人员不安排好是很容易出事情的。
一旦拍摄就是5个剧组同时进行拍摄,每个导演还不一样,最后剪辑到一集中,需要风格统一,真的挺难的。
最起码这些导演们的拍摄风格就不能差距太大,不然剪辑到一起会有突兀的感觉。
“没什么问题,7月份开始拍摄气温上会有些类,后勤人员的工作需要安排好。”
韩宇看完后觉得没什么大问题,项目就这样确定了下来。
很快先导片就开始拍摄了,韩宇带着剧组的工作人员一个私人飞机直接回到了华国首都。
“韩总,我们这是直接回您家中是吗?”
随身跟着的导演扛着摄像机一边问道。
“是的,这第一期的节目都会在内地拍摄,刚好我内地还有些事情需要处理。”
“好的,不打扰到您和您的家人就好。”
“我提前打过招呼了,没有关系。”
韩父韩母跟李父李母都不愿意出现在镜头前,早在韩宇说这件事后,他们就搬到了御景宛老房子里住去了。
把四合院空出来给韩宇拍摄用,这会家中只剩下几个日常维护的佣人,显得空荡荡的。
三辆车子直接开到了四合院门口,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这一路的路上的风景也给了港澳这些工作人员很大的震撼。
在他们的印象里内地一直是一个贫穷的地方,不如港澳的地方。
没想到这里的高楼大厦比港澳的还要高,路上都是平整的水泥路,很宽敞,路边很干净,还有很多随处可见的商贩,显得很欣欣向荣很繁荣。
跟大家想象中的内地情况一点都不一样。
来到了这座壮观的四合院,这些工作人员惊讶的嘴巴都张开了,这看着如同公园一样的建筑竟然只是一座住宅,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导演等人虽然都很惊讶,但还是惊讶的把路上的所见所闻全部拍了下来,四合院的各项建筑也没有放过。
吃饭的时候厨房更是准备了所有人的食物,让大家见识到了华国美食的博大精深,一个大圆桌,一个20道菜,他们一个剧组的人摆好摄像机留一个人拍摄,其他人都坐在大圆桌上吃饭。
这些人一辈子也没吃到这各式各样的菜式啊,简直把华国八大菜系凑齐了。
**
第二天韩宇先是带着拍摄人员去了韩氏大楼,拍摄了他一天的工作,晚上在家继续处理文件,算是很枯燥的拍摄内容。
第三天的拍摄就是,韩宇带着这些人来到了国中技术学院,带大家了解华国内地目前的教学情况。
韩宇是想通过这部综艺,像大家展示华国目前的真实情况,该有的他们也多有,完全没有像国外人想的那样,华国人就都是穷鬼,那地方就很破旧落后。
其实因为汉斯研究的先进机器,华国目前大多地方都装备的电子显示屏,还有液晶电视,家中用的都是电磁炉,还有学校里面都有电脑的存在。
韩宇在蛟龙电脑上市后,无偿有给各大大学高中的学校捐赠了一批电脑,给每个学习装备了一个电脑室。
这种电脑肯定没有市场上的蛟龙电脑花样那么多,就是纯办公学习的电脑,都是教学用的,为的就是让祖国的下一代抢在世界的前端,彻底的掌握计算机的技术。
只靠他一个人想维持华国在计算机领域国际第一的水平还是不够的,如果后继无人,只靠他一个人顶着,那早晚都会被其他国家赶超的。
只有华国整体水平都比其他国家强,才能真正做到领先世界。
为了鼓励学生们对计算机的兴趣,韩宇甚至成立了一个计算机基金户,所有学生都可以通过在校的免费学习参与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