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荒的问题都得到极大的缓解,可袁绍这些年,一直忽略了这件事,仗倒是没有少打,再者说,袁绍跟赵云和曹操对待百姓的态度又有根本上的区别。
赵云重视底层人民,时刻把百姓的生计问题放在第一位。曹操虽然没有赵云做的这么彻底,至少对百姓也不错,曹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让不少底层的人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么做,不排除曹操想以此来抑制上层权贵士族的地位和权益。曹操的个性复杂而又矛盾,他一方面尊重世家贵族,拉拢了不少名流才俊,另一方面又同情底层人民,对弱势群体的地位一再提高,寄希望从根本上限制上层贵族。而袁绍则从来就没有同情过底层的百姓,他维护的只是上层贵族的利益,所以对百姓赖以为生的生计问题,袁绍一点都不在乎。每次有征粮的任务,袁绍将命令下达,因为冀州的田地大部分都控制在上层贵族手中,每次的收粮任务,那些世家贵族都会疯狂的盘剥百姓,比如说一亩地征收一成的粮食,百姓却有交三成甚至四成的粮食。(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