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从叛军到节度使 > 开篇

开篇

就达到了数万之多。

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王仙芝带着自己的死党尚君长等人,攻打濮州城和曹州,濮洲曹州归天平军管辖,也是当时受灾最严重,民变最严重的地方。

王仙芝大军几乎没有费什么功夫,就拿下了两城,天平军节度使薛崇,听闻两地被乱军占了,连忙带兵,从郓州出发,镇压王仙芝。当时虽然到处都是民变,可绝大多数也就是不服朝廷,抢抢东西,还没有哪支义军能攻克州城,薛崇本以为自己的大军一到,王仙芝必然会望风而逃。没有想到,战斗力一向比较强的天平军,竟然败给了王仙芝。

金色蛤蟆争怒眼,翻却曹州天下反。

这句谚语在当时流传甚广,现在曹州沦陷,看来是应了谚语。这让那些挣扎在饥饿边缘的人,来越多地去响应王仙芝。

曹州冤句人黄巢,是一个屡试不第的秀才,家他世代贩盐,家境颇好,所以才有条件供他读书,但黄巢的确不是读书的料。他喜射善骑,性格豪爽,是一个劫富济贫的侠义人士。

他在冤句收拢了数千流民,起兵响应王仙芝。关东百姓这一年,可是遭了罪了,不是天灾就是人祸,不造反只能等别的造反的人来抢。早对朝廷失望透顶的百姓,纷纷投奔黄巢,数月之间黄巢的部众也发展到了数万。关东民变愈演愈烈,自然引起了朝廷的注意。

原来当时黄巢正在曹州招兵买马,荀几道一路寻来,找到了黄巢大营,招兵头目看荀几道有一身武艺,就把荀几道留了下来。

小皇帝不懂事,事情都是由阿父田令孜(zi)做主,唐廷虽然有左右神策军,但多年不打仗也都是花架子了。而且神策军是宦官掌权的依仗,他们才不舍得让神策军出军讨贼。田令孜出了个主意,他让小皇帝下诏,让曹州周边的淮南、忠武、宣、义成、天平五镇自行讨伐,朝廷无力讨伐不顺,是晚唐军阀割据的重要原因。

现在田令孜下令让五镇兵马讨伐乱军,也算日常摆烂操作。五镇兵马还没有到达曹州,王仙芝就于当年十一月,带着自己的数万大军,流动到了沂州,要攻打沂州城,沂州是平卢军的地盘,平卢节度使宋威,见乱军到了自己的地盘,不急反喜,这可是自己升官发财的好机会。他上奏给朝廷,朝廷授他为本道招讨使,另外还要加上马步兵五千,自己才能躺平逆贼。

对朝廷来说,一个虚衔倒没什么,我这五千兵从哪里弄,一番讨价还价,朝廷最后只发了三千步兵,五百骑兵给宋威。加授宋威为诸道行营招讨使,让他节制各镇前往讨逆的兵马。

乾符三年,公元876年七月。各镇讨逆兵马,终于慢慢悠悠的直接到了沂州,宋威动总攻,王仙芝不敌,溃散而逃。宋威得盛,觉得王仙芝此次大败,一定会一蹶不振,为了夸大自己的功绩,上表说王仙芝已死,并遣散了前来支援的各道兵马,自己也带兵回到了青州。王仙芝到处乱窜,次年,转攻河南诸州,破阳翟、郏城,克汝州,执刺史王镣。领军南进湖北,先后破复、郢等州。蕲州刺史裴倔不敢抵抗,开城迎降。为王仙芝上表求官。唐僖宗封王仙芝为“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王仙芝便想投降。因遭到黄巢的责骂,义军强烈反对,王仙芝才勉强拒绝降唐,并与黄巢分兵作战,削弱了义军实力。

黄巢带着部众离开蕲州,一时也不知道该去哪,就想着还是回老家吧,可曹州濮州都被自己抢掠个遍,再回去也没啥意思。他来个干脆的直接去攻打天平军驻地郓州。

乾符四年,公元877年正月。黄巢带兵来到了郓州城下,天平军节度使薛崇,上次在乱军手里吃了亏,一直不敢冒头去平叛。

沂州之战,他也只是派了个部将参加对王仙芝的围剿。现在黄巢带兵直奔自己而来,躲是躲不过去了,只得带兵迎战。据说薛崇是名将薛仁贵的后代,自幼习武,使得一手好枪法。黄巢是个土匪头子,他可没有和薛崇一对一对打的想法。现在黄巢的兵力可是远胜天平军,一窝蜂冲上去,天平军就被击败了,薛崇的脑袋也被荀几道砍了下来,荀几道大声喊道:“薛崇以死。”

就这样,黄巢拿下了郓州,在郓州简单的休整后,黄巢带兵再去沂州,想要找回沂州的场子,黄巢军这段时间到处攻城掠地,战斗力提升了不少。这一次打沂州,根本没有给官军合围的时间,迅速的拿下了沂州。黄巢军两战两胜,士气高昂,当时的黄巢军并没有明确的目标。能抢到钱,能抢到女人,他们就很心满意足了。现在士气高昂,黄巢也知道应该继续攻城掠地,可应该攻哪个城,他还没有想好。

荀几道跟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