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江西是个穷地方,没有多少人,军事力量自然也很薄弱,王朝鲜是抢了吉州和虔州,向南就是茫茫的大庾岭了,他转到向北,顺抚州、信州想要抢掠江南地区。
乾符五年,公元878年八月。黄巢带兵进犯宣州,宣歙(xi)观察使王宁率兵抵抗,在南陵和黄巢大战,黄巢不敌败走。离开宣州的黄巢,转道向东,到了浙东,担任镇海节度使的高骈,在麾下第一大将张璘追击黄巢,张璘的战斗力那可是没得说,高骈这么牛气,一半的勇气都是张璘给的。黄巢可打不过张璘,只能继续跑,甚至为了逃跑,黄巢进入了茫茫大山之中,连续穿插了七百里的山路,才进入福建境内。
十二月,跑了三个月的黄巢,以为自己甩掉了张璘,带兵攻打福州,福建观察使韦岫不战而逃,谁知道张璘就像追命的修罗,又追到了福州,黄巢不敢在福建长留,继续向南来到了岭南境内。
张璘这一路上打得黄巢丢盔弃甲,黄巢的爱将,荀几道的好同事秦彦、毕师铎、李罕之等人,投降了张璘。黄巢离开福州并没有直奔岭南通道的节度使驻地广州,而是在摆脱张林追击后,停在了潮州循州一带,黄巢用7个月的时间,从濮州开始一路上经过宋州、汴州、滑州、洛阳、汝州、吉州、虔州、抚州、信州、宣州、浙东、福州到了循州。
荀几道自认为自己跑的够快了,哪想到黄巢早已经跑在了自己前面。好不容易才算有了喘口气的机会,你自己的前途,说是信心满满,那肯定是骗自己,这么跑就算是一路骑马,荀几道的大腿也肿了,实在跑不动的荀几道,真心有了投降的想法,开始去劝说黄巢投降算了。
乾符六年,公元879年六月。黄巢在荀几道的劝说下,同时写信给浙东观察使和岭南东道节度使,让他们告诉朝廷,只要让自己当上天平军节度使,自己就归顺朝廷。王朝说的天平军就是自己的老家,节度使在唐朝是一方大员,几乎拥有了地方上的所有权力,天平军给了黄巢,那就是等于是把天平军从版图上割出去,朝廷没有同意黄巢的请求。
第一选择朝廷没有同意,黄巢又要求授他为广州节度使,唐主李儇召集大臣商议,群臣认为广州是海上物资交换的枢纽不能丢,所以不能把广州给黄巢,但大臣也都知道,如果不给黄巢封点什么,黄巢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商量来商量去,最后授黄巢为率府率,率府是太子东宫的属官,主要的工作是负责保卫太子,和节度使比起来小的不是一点半点。
九月,黄巢接到率府率的任命时,勃然大怒,大骂宰相们太看不起人了,立即发兵攻打广州,广州节度使李迢,本以为黄巢会被招安,并没有做好防守的准备,黄巢突然发动的进攻,李迢不敌被黄巢活捉了。黄巢占了广州,命令荀几道大肆抢掠岭南各州县,秀了一下实力的黄巢,想让李迢再上表,重申自己想做广州节度使的愿望。
李迢这个人很有原则,没捉住自己之前,咱们是平等的,我上表转达你的请求,自我为国为民,早点结束战乱。现在我是你的俘虏,再同意你的请求,不是被逼的了,他死活不肯同意再给黄巢上表,黄巢大怒,令荀几道用五匹马给李迢松松筋骨。
黄巢带的部人众大多数是北方人,受不了岭南的气候,尤其是瘴气。军士们病死了近一半,荀几道就劝黄巢还是回去吧。此时的黄巢,对朝廷已经不抱希望了,造反的目的从抢钱抢女人,慢慢变成了推翻朝廷。
岭南距离朝廷太远,而且生存环境很恶劣,在这里割据实在不方便。于是黄巢决定北上,不过他并不是想回老家,而是剑指长安。黄巢北上的路特别有意思,他不敢原路返回,而是选了一条捷径,他先从广州来的桂州,陆路换水路,坐船沿湘江而下,没有在永州、衡州停留,直接到了潭州城下。潭州市李系镇守,李系吓得不敢出城,黄巢急攻,李系嘴上功夫了得,手下却稀松平常,野战没能力,守城也不行。潭州城在李系的防守下,黄巢一天就拿下了,李系逃跑太快了,荀几道没有能捉到,黄巢入城后,把潭州的守军杀了个干干净净,尸体抛到江中,面被尸体遮盖得严严实实。
乾符六年,公元879年。荆南节度使王铎,现在手里的兵还不到一万,他得知黄巢打到了潭州,连忙向各镇调兵,还没有等他调兵到江陵,就听说尚让已经带着五十万人杀了过来,王铎恐惧,不敢直面乱军,借口说要去山南东道借兵,把江陵交给了部将刘汉宏防守,自己去了襄阳。
刘汉宏心中十万只草泥马(羊驼)在奔跑,王铎走了,他也不想留下来等死,他更干脆带着部众摇身一变也成了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