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煊将【扶苏第二期】视频做完,查看完是否有错别字后,发布到抖茵平台上。
扶苏在旁听着,脸色顿了顿。
原来未来赵高赐死蒙恬、杀死蒙毅,还有着这层原因。
这奸佞,合该当诛!
蒙氏先祖蒙骜,曾攻打韩国为秦设立三川郡,攻打赵国取三十七城,又攻占赵重镇晋阳、合置太原郡,领兵攻韩取十三城,后又屡败魏兵!
壮年派蒙武,曾先后与王翦两次率军攻打楚国,皆击败楚军,斩杀楚军将领项燕,俘虏楚国国君负刍,灭亡楚国!
青年派蒙恬,号称秦朝第一勇士,开发西北,攻破齐国,秦统一后,曾北击匈奴,匈奴慑其威猛,不敢再犯!
蒙毅从吏,刚正不阿,秉公执法,廷尉府司处理任何案件井井有条,不必权贵。
蒙氏忠于大秦,是秦之脊梁,却落得这样的下场!
赵高,该杀!
“陆师,现在该怎么办?”
“能否让父皇,处死赵高?”
扶苏询问道,赵高不死,他心难安。
这个祸害,迟早会毁了大秦。
陆煊闻言,摇了摇头:“赵高跟随你父皇那么久了,怎么可能因为此事就会处死赵高。”
“不过,我倒是有个想法...”
陆煊知道赵高合该被处死,但想弄死赵高,绝非扶苏能做到的。
只能借势。
“这样,你用自身的权利,让李由担任廷尉府奏谳掾,此事应该不难吧?”
陆煊想到了一个人,李斯之子,李由。
扶苏目光微闪。
李由。
李由是少年派军功权贵,在秦灭六国中担任过校尉,立下战功。
目前还未担任官吏,不过他记得父皇的意思,是想让李由担任三川郡郡守。
若是让李由担任廷尉府奏谳掾的话,应该可以。
“陆师的意思是想让赵高怨恨李氏?”扶苏眼睛亮了亮。
陆煊点头,缓声道:“未来赐死你和蒙恬的矫诏,是赵高胁迫李斯,然后与李斯商议,共同赐下的。”
“在这之前,两人并无交集。”
“若是你能够让李斯之子李由担任廷尉府奏谳掾,然后等到始皇帝处置赵高那一日,恰巧让蒙毅、李由都进入到宫内,让这二人定下赵高的罪。”
“估计李由也会定赵高死罪,那么赵高在怨恨蒙氏的同时,也会怨恨李斯。”
“李斯可非善辈,你应该知晓‘韩非之死’吧?”
陆煊的话,让扶苏心神微顿,韩非之死!
其他人可能不清楚,当年韩非的死因,但他身为大秦长公子,自然在清楚不过了。
韩非,其师从儒家荀子,但观念与其不同,没有承袭儒家思想,反而喜‘刑名法术之学’、‘归本于黄老峙道’,继承并发展了法家思想,将法家三道融合,可称之为法家之集大成者。
但可惜韩非出生错了地方,韩非身为韩国的公子,多次向韩王上书进谏,希望韩王励精图治,但韩王置若罔闻,始终都未采纳,这使韩非悲愤和失望,遂著书多篇阐述了其法治思想,后来父皇读后推崇备至,仰慕已极,为了见到韩非,下令攻打韩国。
韩王惧怕秦国铁骑,被迫派韩非出使秦国,韩非到了秦国后,将《孤愤》、《五蠹》、《内储说》、《外储说》、《说林》、《说难》、等文章一一编撰整理,上奉给父皇。
父皇得之这些文章,犹如天书,准备重用韩非,事实证明父皇施用韩非之道,也确实在之后统一诸国的过程中无往不利。
但,韩非的才学,却惹来了李斯的嫉妒。
若韩非在,如今这大秦的丞相恐怕就不是李斯了。
李斯嫉妒韩非的才学,与姚贾二人诬陷韩非,诋毁他说:“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如今大王想兼并诸侯各国,韩非终究向着韩国而不会向着秦国,这是人之常情,如今您不任用他,留他很长时间才放他回去,这是给自己留下后患,不如加罪于他依法惩治他。”
当时依旧身为秦王的父皇认为李斯、姚贾二人说得很对,便将韩非交法官治罪,比时李斯正担任九卿之一的廷尉,指使人送毒药给韩非,让他自杀。
这件事情是朝堂辛秘,他自然知晓,并且除此之外很多人都知道,李斯和韩非二人同出一门,都师从荀子。
“提起韩非,就感到可惜...”
扶苏摇了摇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