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勒使臣的请求,李世民没有多想就同意了。
李泰的剑术,他是比较放心的。
皇后为他生的三个子嗣,长子李承乾患有足疾,三子李治年幼体虚。
唯独李泰身体最为健康。
并且身材壮硕,虎背熊腰,力气颇大。
其也经常习剑、练剑。
正好,方才他隐约听到众多文官对高昌使臣幼子击败李治而感到不满,那么就让李泰将疏勒使臣击败吧。
他本人自然对这些小事不会太过在意,但群臣却认为皇子战败,是对大唐颜面的侮辱。
李泰起身,向李世民行礼。
然后走到宫廷中心,淡淡道:“中原剑术传承数代,治弟年幼尚未领悟透彻,所败不冤。”
“但我习剑多年,自然不会堕了中原剑道之名!”
李泰声音洪亮,回荡整个宫廷,引得众多官员一片喝彩!
“好!说得好!”
“晋王才多大,小孩子的交战能看出来什么?”
“魏王,让疏勒国使臣见识见识中原剑道的厉害!”
武官们大声嚷嚷,文官们也目光炯炯。
疏勒使臣面色未动,抽取疏勒国特制的玄铁长剑。
铿锵!
剑与剑碰撞,两人时而各自舞剑,时而引剑碰撞,或提、或刺、或钩,虽然各自剑法都不算高超,但很明显都有些剑法的影子。
起码比方才李治和高昌使臣幼子,这两个小孩子舞剑精彩多了。
时间不长,李泰猛地向前刺去,疏勒使臣佯装不妙,向后倒退,然后下一刻李泰手中长剑已经横在疏勒使臣的咽喉处。
剑刃紧紧贴着疏勒使臣咽喉,此时李泰只要稍微用力,疏勒时辰当场就会丧命。
随后,李泰收剑,微微行礼道:“承让!”
“漂亮!”
“好,好剑法!”
“这才是舞剑嘛!”
群臣喝彩。
其实,李泰的剑舞的并不怎么样,甚至在武官眼中拉胯的很,但人家一是皇子,二击败了疏勒使臣,自然要喝彩赞美。
“好!”唐太宗李世民也忍不住喝彩道,虽说李治的败让他未产生太大的情绪,但那是因为他是帝王,是皇帝。
他要为了大唐考虑,为了大唐与诸国的关系考虑。
自然不能表现出不满,不然的话堂堂大唐天子,岂不是成了小气之人?
更何况,今日诸国来朝,各国使臣都在此,等他们回去后,不一定会怎么说他呢。
现在李泰轻松击败疏勒使臣,他自然大为高兴!
“魏王之剑,在下佩服,诚惶诚恐!”
疏勒使臣装出后怕之色,恭敬行礼道。
两人退下。
本以为这场舞剑风波就此结束,宴会过一会就要结束了,没想到又有使臣站了出来。
“伟大的大唐皇帝陛下,臣在遥远的龟兹,听闻皇帝陛下年轻时骁勇善战、百战百胜,乃常胜将军!中原有句话,龙者生龙,凤者生凤!”
“三皇子晋王殿下年幼,身体虚弱却能与高昌使臣幼子战的有来有回,二皇子魏王殿下施展剑法,轻松击败善于剑道的疏勒国使臣。”
“那么,想必大唐太子,必然继承了天可汗陛下的骁勇与武力,其剑术也将远远超过魏王,所以臣请求与太子殿下舞剑、比剑,为此次宴会助兴!”
这位使臣,是龟兹国使臣,他戴着又高又长的帽子,身上披着玛瑙翡翠,留着浓郁的胡须,眼神尊敬且炙热。
回到座位后的李泰,冷冷的静观这一幕。
他设下此无解之局。
太子该当如何?
三位嫡系皇帝,年幼的李治都敢与使臣幼子舞剑,大唐太子难道不敢么?
之前让李治参与到他的谋划中,也是有着这一层想法。
况且,龟兹使臣如此恭敬、虔诚的请求了,父皇能同意高昌、疏勒二国的请求,却为何不同意龟兹国的请求?
难道是故意在众国使臣面前,羞辱龟兹国么?
唐太宗李世民并未立刻回应,而是静静的看着这名龟兹使臣。
太子李承乾天生患有足疾,平日行走会一瘸一拐,走路时脚掌都会发痛。
他如何能舞的了剑?
而且,太子患有足疾这件事情,他曾下令禁止向各国透漏,因为这确实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情,古今还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