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心,直接让他送到廷尉府就可以了。
是这群年轻一代的奏谳掾不懂得官场道理,不会琢磨陛下心思,还是根本就是故意的?
不管如此,此事只要细细一想,就能琢磨出其皇帝暗中的想法。
他,本该不用死的。
但现在,五位奏谳掾同时给他论了死罪,他想活都难!
蒙氏、王氏、李氏、杨氏、冯氏!
好好好!
他赵高记住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吴白两起,天作玄机!”
“你们等着!”
赵高心神中充斥着怨恨,他想起了昔日秦还未统一六国时期的一件事情。
昔日,秦魏两国争夺河内地区,吴起助魏国夺得河内,中原视秦国为蛮夷弱邦,视魏国为泱泱大国。
三十年之后,白起助秦国夺回河内,中原视秦国为西方大国,视魏国为中原弱邦。
当时有民谣称:“三十河东,三十河西;吴白两起,天作玄机。”
现在他确实无法和这五大家族相比,但事事变化非同寻常,昔日魏国为天下霸主,夺秦国河内,秦国不敢多言,谁又能想到彼时弱小的秦国能在魏国巅峰强盛之际,狠狠的撕下魏国的血肉呢?
谁又能想到昔日弱小的秦国,最终将中原各国一一诛灭?
未来若他得势,必让这五大家族的人付出代价!
怨恨间,赵高没忘了现在该做什么,他瘫软着身躯趴在始皇帝面前求情。
始皇帝面色平静,静静的看着哀求的赵高,又看了一眼众奏谳掾。
随即淡声道:“诸卿,朕认为此案,可援引昔日秦昭襄王时期的范睢案。”
“朕记得,若是‘廷行事’的话,赵高或可免罪一次,诸卿认为如何?”
始皇帝看向蒙毅等奏谳掾。
蒙毅等人脸色微顿。
“廷行事”是法律形式的一种,指的是当今案件对犯罪者无法明确处罚结果,从而引起争议后,往往廷尉和奏谳掾会引用以前判案的成例。
当遇到一些案件在律文没有相关规定时,司法官员可以依据以往经过朝廷确认的、类似案件的判决结果来进行审判,这些已有的判案成例就是“廷行事”。
若是引用范睢案的话,中车府令赵高确实能保全一命!
陛下,这是想保中车府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