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李家能量越来越强,朝堂内外,很多人有了其他的想法,其实最开始有想法的,就是朝中喜欢投机钻营的小人,我记得按照史料和网络科普号的讲述,你在历史上曾经说过:‘有朝一日,当除奸诛佞,赶尽杀绝’,有这句话么?”
陆煊看向刘据,刘据不由得回想。
随即确认道:
“我说过,就是之前母后和我说,常融、王弼等人向父皇揭发我的不举,无端告我的状时,我一怒之下忍不住这般说道,并且这句话很快就流传了出去,不过当时我并没有在意。”
“那就对了。”陆煊发现刘据不明白一个道理。
有些话,是不能很直接的说出来的。
水至清则无鱼。
奸佞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并且也都不是愚蠢之辈,更都是小心眼的家伙。
比如正在和扶苏作对的赵高。
你都这么说了,人家能不把你当做眼中钉,肉中刺?
“就是因为你这句话,朝堂内外的小人暗中抱团,抵制你这位太子,毕竟身处于朝堂之上,每个人都会危机感,等你继位了,他们这些自己清楚自己不干净的人,岂不是会没有什么好下场?”
“原本李家没有崛起,他们没有选择,只能谨小慎微,勉强自保,但随着李广利崛起,他们可以立刻投靠李广利,帮助李广利支持汉武帝的五皇子刘髆。”
“这是第二股力量。”
说到这,其实也可以明显的发现。
江充、苏文、常融、王弼等人敢于和刘据这位太子正面硬刚,不就是因为李广利的庇护么?
“那第三股力量是...”刘据听了陆煊的话后,想了很多很多。
前两股力量,经过陆煊的分析,他都能理解。
夺嫡力量和奸佞力量。
但三股力量呢?
该不会也和他有关系吧?
“第三股力量,是觊觎丞相之位的力量。”
陆煊在文档上,先后输入【夺嫡力量】、【小人力量】、【觊觎丞相之位力量】,这三个词,继续为刘据理清思路。
“丞相公孙贺,身为你太子刘据的大姨夫、卫家大姐卫君孺的丈夫,其很早以前就是汉武帝身旁的跟班了;随着汉武帝登基,其在培养卫青的同时,也在竭力培养公孙贺这个跟班,汉武帝刚刚登基不久,就提拔公孙贺为太仆,九卿之一。”
“并且还未主动牵线,让公孙贺娶了卫子夫的大姐卫君孺;其实汉武帝昔日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其刚刚继位不久,上面有着太皇太后、太后压着,根基不稳,也这是在稳固自身的力量;不过这也是在给未来埋下引线。”
“之后,汉武帝对匈奴开战,重用公孙贺,但公孙贺能力平平,反倒是卫青大放光彩;这是第二道引线。”
“在之后,汉武帝对公孙贺依旧重用,任命其为丞相,而公孙贺在丞相上这个位置十余年了,依旧表现的很普通,能力平庸,这是第三道引线。”
给刘据总结出公孙贺的三道引线后,陆煊道:
“这就导致,很多有能力的大臣,认为公孙贺这个丞相之位,完全是因为‘昔日是皇帝身前的跟班’,‘皇后大姐的夫君’,这两个原因担任的,而公孙贺其在军方,征讨匈奴能力普通;在政方,身为丞相能力平庸;众多有能力的大臣怎么可能不会对公孙贺不满?”
“这就是你所面对的第三股力量。”
“李广利准备帮助外甥刘髆争夺太子之位,小人奸佞视你为仇敌,大量觊觎丞相之位的有能力大臣,此刻出现了共同的敌人。”
“卫家!”
“他们自然而然会走到一起,共同对付你这个太子,以及丞相公孙贺;并且最后之所以发生巫蛊之祸,从而让你身死,其中也是因为三股力量联手,并且抓住了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的致命错误,一举将你这个太子的所有力量击溃!”
陆煊说完这些后。
刘据面色苍白。
忍不住直接坐在沙发上。
没有陆师为他理清这一切,他永远也不知道,原来他无形中有如此多的敌人,要面对如此庞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