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后院通历史:开局劝扶苏造反 > 第75章 李承乾:原来我的父亲是李建成

第75章 李承乾:原来我的父亲是李建成

李承乾并未将自己的谋划全部说了出来,目前这件事情也仅仅只有他与纥干承基知晓。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而他也无法保证现如今太子府内的所有人与他同心,绝对不会将这件事情透漏出去,为了保险起见,此事只能让纥干承基。

纥干承基未来确实揭发了他谋反之事,但现在无疑还是比较忠诚的,并且这件事情也不足以让纥干承基惧怕,从而举报。

杜荷等人听完太子李承乾的话后,接过这一册册书,仔细阅读了一番。

时间很久,大约半个时辰后。

众人依旧处于意犹未尽中,最终不舍的离开书中的世界。

“不同凡响啊,这十志本为梁、陈、齐、周、隋五代史而作,原称《五代史志》,殿下取用《五代史志》,列出各史单行,遂并入《隋书》,书中内容历叙梁、陈、齐、周、隋五朝的典章制度,详于隋代,完完全全比以往的史书更加全面具体。”

“这其中的《经籍志》,创立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又有《食货》、《地理》、《天文》、《经籍》等,恐怕魏征、颜师古、孔颖达等老臣编撰出来的《隋书》,也不过如此了吧?”

杜荷忍不住赞叹道,出身于名门之后,父亲是宰相杜如晦,他可以说从小对于文学、史学耳濡目染,也阅读过大量史书,经过这半个小时的阅读,他能感觉到太子殿下这数册《隋书》所蕴含的惊人内容。

若献给陛下,陛下定然大喜。

“这《周书》,略微有些残缺,不过完全可以修补完整。”薛元超阅读完后道。

“《北史》和《南史》,属于北魏到隋的历史,太子殿下能根据《北史》旧稿,删并北朝魏、齐、周、隋四书而制,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确实合该如此,应该视西魏为正统。”

虞昶,王福祚等人也不由的开口道。

众人语气中都充斥着赞叹。

他们没有询问,太子殿下是如何创造出这些史书的。

确实感到疑惑,太子殿下不学无术谁不知晓,是诸多皇子里面最不爱读书的那一个,他怎么可能创造出这些史书来?

但确确实实,这些史书的内容,让他们觉得自惭形秽。

即使是那些陛下任命的大臣,辛辛苦苦撰写史书,估计最多也就到达这种层次了。

他们好奇太子殿下如何创造的这些史书,但太子殿下既然不让他们问,他们也就没有继续问下去,有时候知道的多了,确实不好。

并且,太子殿下到时候会将撰写史书这份功劳分给他们。

谁不愿意,加官进爵呢?

没有人会选择不要太子殿下的恩惠,而傻乎乎的向陛下那里揭发,这种小事就算揭发了,陛下难道还能处置太子,况且为什么要去揭发。

“殿下,这书的纸张材质,印刷技术,似乎比不一般啊。”

杜荷很快就发现了特殊的地方。

现如今宫内使用的纸,特别是用作于制作史书这种珍贵书籍的纸,一般都是采用硬黄纸。

这种纸昂贵,属于艺术加工纸,经过染色、涂蜡、砑光等数道工艺制作而成,表秒呈现黄色或淡黄色,质硬而光滑,抖动时发出清脆的声音。

这种纸易于久藏,光泽莹滑。

而这史书的纸,光滑程度、硬度远远强于硬黄纸,并且颜色更加清澈,完全是洁白色的。

除此之外,这印刷的字也有问题。

他就没有见过雕版印刷术能印出来这种字。

最大的奇怪之处,就是雕版印刷术,需要先挑选质地良好、纹理均匀的木板,然后将需要印刷的文字或图案反写在木板上,接着用刻刀等工具把空白部分剔除,使文字或图案凸起,形成印版。

每一块印版都是一个整体,雕刻过程耗时费力,一旦雕刻完成,印版的内容便固定下来,难以修改。

如果雕刻一部书籍的印版,需要技艺精湛的工匠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逐页雕刻。

由于印版是固定的,每印一页内容都需要将纸张准确地覆盖在印版上,然后用刷子等工具均匀刷墨进行印刷,这种方式一次只能印刷一页,而且在更换印刷内容时需要重新制作印版,所以印刷效率较低,对于篇幅较长的书籍或大量的印刷需求,雕版印刷的速度远远不能满足。

短时间内,想印刷出这样一套书,完全不可能。

更何况是这数册书了。

并且印刷多会产生污渍,不可能使得每一页纸上的字迹绝对完美,而他翻阅了很多页,发现每个字都是端端正正,每页纸没有任何污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