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府和魏王府,近日来也在令各自府内幕僚、属官、学士编撰史书,并且已经初具成果。”
“魏王,将你府内所编撰的史书让朕一观。”
唐太宗李世民先是看向魏王李泰道。
群臣默不作声,其实但凡有着政.治觉悟的人,都能从这简简单单的一件小事,看出端倪。
凡事都要分个上下等级。
魏王李泰身为皇子藩王,能进入朝廷中参与政事,从旁听政,这已经是陛下过度偏向魏王了,毕竟其他皇子为何不能来,偏偏魏王可以?
太子心中会如何想?
抛开此事不谈,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同时撰写史书,今日都准备上交,按理来说合该让太子殿下先将史书呈现给陛下,然后在轮到魏王殿下。
这是礼仪,太子是太子,魏王是魏王!
太子未来是皇帝,是陛下,是这天下之主,而魏王永远也只是个一地藩王而已,按照规矩来,也是该先让太子殿下献上所编撰史书。
就这么将太子殿下扔到一边,然后先观魏王殿下府内创造的史书,这让太子如何想,又让群臣该如何想?
是你这个身为父亲的偏向自己的小儿子,还是你这个身为皇帝的,不偏向太子反而偏向魏王呢?
可以说大部分臣子都清楚,陛下这个父亲当的很不合格,甚至对于太子来说,都很不负责任。
但没有人敢说什么,也没有人敢谏言,现在已经与往日不同了,贞观初期,也就是几年前,陛下确实能够听得进去谏言,甚至侍中魏征每次的话说的无比难听,陛下也能听进去。
而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为皇后宽仁贤明,陛下并非圣人,其实每次大臣们说了不好听的话,陛下都会大怒,最后往往都是皇后劝谏陛下,抚平了陛下心中的怒吼。
如今,皇后病情越发严重,终日躺在床上,根本没有劝谏陛下的能力了,所以自从皇后病重以来,陛下已经听不进去任何谏言了,甚至让人感觉略有些昏庸!
没看到,一向是硬骨头倔脾气的魏征,已经很明显看出来了问题的所在,但也一声不吱么?
太子李承乾冷冷的看着魏王李泰唤侍卫,将史书呈现给父皇。
心中冷笑。
他又何尝看不出来这一切?
偏袒也太过明显了。
老东西,他这段时间表现的还不够好,父皇依旧犹犹豫豫没有做出决定,反而还在偏袒魏王。
父皇真是昏了!
他造反是对了,这不造反还得了,他已经表现的很不错了,父皇依旧偏袒魏王,若是他没有陆师的帮助,表现一般的话,恐怕未来迟早死在魏王手里!
不过太子李承乾并未说什么,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一些。
而唐太宗李世民阅读着魏王李泰上交的各史书,脸色逐渐变化,最终忍不住道:
“这数册史书,完全可以置放于兰台,以供后世学子读之、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