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这件事情能否按照他心中预期那般发生,他出列发言,所承担的后果也仅仅是被魏征所连带着一起骂了而已,他不在乎这些,只要未来自己继承皇位。
魏征...
看他有几张嘴,敢骂自己!
“魏王所言,甚合朕心。”
和魏王李泰所想的没错。
唐太宗李世民颇为赞赏的看了一眼魏王李泰,瞧瞧,魏王说的话多好听啊,让他颇为享受。
“那此事,就如此...”
唐太宗话还没说完。
侍中魏征就有些忍不住了,直接出列。
而同一时刻,太子李承乾,也决定‘出手’了!
“陛下,臣...”
“父皇,儿臣...”
侍中魏征、太子李承乾同时开口,这让高坐上方的唐太宗李世民脸色微顿,魏征估计是老毛病犯了,来准备谏言的。
至于太子,他要说什么?
“太子先说吧。”
由于他并不想听魏征叨叨些没有用的话,让他不爱听的话,唐太宗李世民决定让太子李承乾先说。
估计自己这个儿子,也像魏王李泰般,歌颂赞扬他一番,然后赞同他修建飞山宫之事吧。
只见朝堂中心,太子李承乾出列,道:
“儿臣闻之,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父皇欲修宫殿,儿臣窃以为不可,故冒死进谏。”
唐太宗脸上浓郁的笑意立刻消失了。
而太子李承乾的声音则继续响起。
“昔秦皇汉武,好大喜功,大兴土木,筑阿房之宫,建上林之苑,虽一时之壮丽,然终致民怨沸腾,国势日衰;隋炀帝广治宫室,穷奢极欲,三征高丽,劳民伤财,遂使天下大乱,社稷倾覆;此皆前代之殷鉴,陛下不可不察也。”
“今贞观之世,虽四海升平,然百姓甫脱战乱之苦,疮痍未复,生计艰难;若父皇兴修宫殿,必重征徭役,广敛赋税;民力有限,岂能堪此重负?届时,百姓疲于奔命,田亩荒芜,饿殍遍野,盗贼蜂起,国家危矣。”
“且父皇初登大宝,以仁政治天下,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四海之内,莫不称颂;今若修宫殿,岂不是背道而驰?陛下之德政,将毁于一旦;父皇常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今若为一宫殿而损民本,岂不可惜?”
“再者,修宫殿乃奢靡之举,非明君所为;父皇当以俭朴为德,以奢靡为戒:昔汉文帝惜百金之费,罢露台之建,遂有文景之治;父皇当效文帝之贤,弃修宫殿之念。”
“父皇,儿臣诚知进谏忤旨,罪在不赦;然儿臣身为臣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不敢不竭忠尽智,以报父皇之恩:愿父皇察儿之忠,纳臣之谏,罢修宫殿之议,以保社稷之安,百姓之福;儿臣不胜惶恐之至,顿首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