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决定接受自己未来平庸一生的命运,转而来到了武功。
武功是汉朝时期扶风西边的一个小县,谷口是蜀地栈道的入口靠近山边,任安认为武功是个小县城,没有豪门大族,容易出人头地,就留在了那里,代人担任求盗亭的亭父。
就是这个选择,未来足以证明,任安是对的!
逆流而上不行,就顺流而下,一样能望到更高更美的风景!
他从亭父开始,后来升任亭长,由于县里的百姓都出去打猎,任安常常给人们分配麋鹿、野鸡和兔子,安排老人、小孩和青壮年在合适的地方,众人都很高兴,说:“没关系,任少卿分配公平,有智谋和策略。”
后来他被任命为三老,被推举为亲民之官,又出任俸禄为三百石的官员,治理百姓。
因为这所谓的‘好名声’,任安从此官途畅通,要知道在大一统王朝、和平年间,想升任官职、改变阶层是很难很难的事情,除非有贵人相助,任安很快就迎来他的贵人,卫青。
他辗转成为大将军卫青舍人,在卫青的荐举下,担任郎中,益州刺史,最后成为监北军使者,这位能够左右汉朝中期历史走向的关键人物!
若其当年,未曾选择坐视不动,而是选择帮助刘据起兵的话。
是否历史结果会发生改变,太子刘据如后来的秦王李世民般,兵变成功,顺利继承皇位?
“我感觉想彻底拉拢到任安,让其归心你的话,除了未来避免公孙敬声贪污北军军饷的事情发生,还需要获得几个人的支持。”
“卫青的几个儿子。”
“卫伉、卫不疑、卫登。”
陆煊说到这里时,刘据不知道为何,有些后悔。
他与卫青将军的三个儿子,并无任何私交。
这明明都是自己的亲族啊,包括霍去病的弟弟霍光,本来他们的关系应该是很不错的,这些人未来都将成为他的助力。
而他却从来没有想过发展这些关系。
原本的历史上,自己岂能不败?
败,是活该的!
现在,他需要发展和这些人的关系,必须要重头努力!
“陆师,我该如何拉拢他们。”
刘据恭声道。
陆煊并无直接给出方案,他在仔细查询着各种资料,因为他接下来给刘据的计划,有些危险了。
但这也是未来帝王道路上,必备的东西。
兵权!
没错,公元前93年,会发生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这件事情本来和汉武帝、太子刘据等人并没有什么关系。
但他产生了想法,或许可以利用这件事情,让刘据掌握一定的兵权。
没有兵权,谈何造反?
若是这件事情能谋划成功的话,刘据不但能够获得卫青的三个儿子的支持,也将获得一部分兵权,并且也有很大概率,将任安此人拉拢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