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后院通历史:开局劝扶苏造反 > 第99章 长孙皇后病情恢复,朱元璋害怕

第99章 长孙皇后病情恢复,朱元璋害怕

自督造,确保万无一失。

......

大唐,贞观十一年,初。

杨妃已经很久没有见过陛下了,独守在宫内,显得很是落寞,其实她也清楚为何陛下已经很久没有来了。

因为长孙皇后的病情,恢复了。

陛下有个习惯,每逢遇到朝廷大事,都喜欢和长孙皇后商讨,这个习惯据说从其身为秦王时,就养成了。

而自从长孙皇后病重后,陛下时常来和自己商讨朝廷大事,其实也就是将她当成了长孙皇后的替代品而已,因为她出身隋杨皇室,在后宫嫔妃中见解仅次于长孙皇后,所以陛下这段时间才会格外宠幸自己。

陛下很久没来,对此,杨妃并没有抱怨,她又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身为隋杨之后,她还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其实能有现在这个身份和优质的生活,已经很不错很不错了。

她只想,让自己的儿子李恪也如他般,无忧无虑,生老病死。

“魏王李泰和太子李承乾争夺嫡系,决定不能让李恪参与到其中...”

杨妃很早就想到了这件事情,她之所以有这种担心,是因为李恪小的时候,和太子李承乾的关系很好,两个人都属于‘纨绔’一类,能够玩到一块去。

她担心,李恪因为和太子李承乾幼年的感情,未来站队太子。

那样,一旦太子在夺嫡之争败了,李恪必然有覆灭之灾。

要知道,李恪可不是长孙皇后的儿子,未来无论李承乾和李泰斗的如何,只有长孙皇后还在,他们基本上都能活下去,但李恪一旦牵扯太深,仅仅靠她这个无权无势的妃子,绝对保不下李恪。

“这两日,就派人给李恪送过去消息...”

杨妃心心念念的唐太宗李世民,此时正在立政殿内,和长孙皇后大诉苦水。

前段时间,唐太宗李世民就知晓长孙皇后病情逐渐康复的事情了,但他没有立刻去见皇后,生怕耽误了对方的病情恢复。

也就是这两日,在确定长孙皇后的身体已经接近完全康复了后,唐太宗李世民立刻迫不及待的来到了立政殿。

可将他憋坏了!

“你不知道,这段时间,太子和那些谏臣,如何的欺负朕!”

“朕是宽容,是大度!但朕给了他们脸,他们也应该要这个脸,而非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帝威!”

“古往今来,又有哪位帝王能够如此虚心纳谏?看看春秋战国时期的各个王,但凡臣子说些不好听的,立刻拖出去,杀了!现在这些谏臣真的是胆子大了,伙同起来共同谏言,说朕是昏君,朕不过只是想修个宫殿而已,朕自继位到现在,才修建了几座宫殿啊!”

唐太宗李世民喋喋不休,看着端坐在床榻上的长孙皇后,那嘴就没有闲下来过。

长孙皇后抿嘴露出笑容,安慰道:

“这才是忠臣,他们宁可冒着被杀头的风险,也要谏言,纠正陛下您的错误,难道这不是好事么?”

“太子能这般做,也很明显成长了。”

说着说着,长孙皇后站起身来,来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身后,很是轻柔的为他捏起肩膀来,唐太宗李世民心头顿时火气大消。

“但,朕还是生气!他们难道就不能话语说的,稍微轻一些么,这分明是在教训朕!”

长孙皇后又道:“若是不重言进谏的话,陛下您怎么会认识到这件事情的错误呢?正因为如此,陛下你才知晓,这件事情的后果啊。”

长孙皇后不断安抚,她知道陛下心中的郁闷之处。

无非是,太子和大臣们不给陛下面子而已。

陛下一直以来都想当一个圣君,想当一个能听得去谏言的圣君,但陛下其实一直都忽略了一个问题,他允许大臣谏言,而所谓的谏言,若是说话说的太好听的,又怎么会是谏言呢?

所以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矛盾的地方。

陛下希望大臣谏言,让他成为一个能‘容纳谏言的圣君’,但陛下又觉得大臣们的谏言,话说的太难听了,不给他这个皇上面子。

因此,陛下时常郁闷、难受、生气。

长孙皇后也清楚自己在这个‘君听臣谏’环节中的作用,安抚陛下,让陛下丢失的面子,从自己这里找回来。

“嗯,你说的确实有理。”

“若不是你开导朕,朕恐怕会处罚这些忠臣啊!”

被长孙皇后安抚了大半,唐太宗李世民心中的气彻底消了,开始感叹起来了,随即他立刻正色道:

“对,朕要好好赏赐这些谏臣,太子也要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