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后院通历史:开局劝扶苏造反 > 第101章 有功无赏!明则赏赐,暗则打压!

第101章 有功无赏!明则赏赐,暗则打压!

那就是,地方上的力量。

估计,魏王李泰是绝对想不到,送三位皇弟离开这件事情的,因为魏王李泰从小就和李恪、李治等皇子关系不好。

其原因,还是李泰的性格,李泰就小就是淘气哪一类的孩子,从小就喜欢欺负弟弟妹妹。

这也导致,和他关系好的皇子,几乎没有。

其实自己也和李泰差不多,小时候性格也不咋样,并且因为天生患有足疾的问题,小的时候弟弟们总是嘲笑他,他仗着自己年龄大,也没事和李泰一样欺负弟弟妹妹。

在众多皇弟眼中,他这个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估计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简单洗漱完毕后,李承乾穿戴好太子服侍,缓步离开太子宫,向着宫外而去。

三个皇子中,吴王李恪是年纪最大的,今年已经十八岁了。

而晋王李治,和纪王李慎,现在才九岁而已。

年纪这么小,就要离开深宫,这确实会让唐太宗李世民有些舍不得,唐朝初期并没有明确规定,皇子到达什么年龄,到封地就任。

但大部分,都是八岁左右的年纪。

为何这么小就要离开宫内,前往封地?这还是因为贞观十年唐太宗做出的一个重大决定。

贞观十年初,唐太宗想通过世袭封建、重置封国方式,长久巩固大唐王朝的统治,因此,不顾重臣们的反对,将自己的弟弟和儿子全部世袭封建。

因此皇子年幼时,就必须离开宫内,前往封地,这是为了从小让皇子的势力扎根于所属封地中,这样才能利于长久统治。

属于是开封建倒车了,幸好没有发生汉朝时期的‘七王之乱’之事,不然后世人绝对会因为这件事情,好生谴责唐太宗一笔。

春还未到,天依旧很冷,虽然三位皇子穿着宽敞温暖的袄子,但站立在寒风中,身躯依旧止不住的发抖,李恪年纪大一些,倒是还能抵御,但两个年纪小的皇子,却有些扛不住了。

小脸冻得通红。

但没有办法,有时候规矩礼仪就是这么的死板,特别是皇室宗族,更是必须遵守规矩,今日他们要离开宫内,前往各个封地就任,父皇亲自来送他们。

他们身为皇子,一是子、二是臣。

都必须要在这里等着。

好在,可能是唐太宗李世民也知道天有些冷,怕冻坏皇子们,早早的来了,他揉了揉李治和李慎的小脑袋,那面容上不再有身为帝王的威严,而是露出父亲般的慈祥和蔼消融,叮嘱他这两个小儿子道:

“到了封地,一定要听长史的话,知道吗?”

“未来,父皇会允许你们回宫内,看望父皇的。”

年幼的李治和李慎,他们这个年纪已经懂了些许道理了,各自点了点头。

随即,唐太宗李世民脸色渐渐严肃,看向李恪,道:

“到了封地,一定要爱民如子,严守律法,好生治理封地。”

想了想,唐太宗屏蔽左右,甚至让李治和李慎两个小儿子也退到一旁,声音微低道:

“恪儿,你这么大了,也知道自己的母亲家族,所以有时候父皇无法给予你太多的帮助,你万万切记,不可犯法,不然的话即使是父皇也保不了你。”

唐太宗李世民这句话,是发自内心说的,李恪的身份其实是比较敏感的,因为目前朝堂上,有很多仇视隋杨皇室的人。

隋炀帝杨广昏庸的那段时间,滥杀无辜,不知道无缘无故怨辱死了多少忠臣,而有些忠臣的亲族、后裔,就在目前的大唐朝堂上为官。

只要李恪不犯错就好。

而一旦李恪犯错,其将会变得很危险。

李恪并非皇后所生,母亲身份比较特殊,因此到时候一旦发生特殊情况,可能他这位皇帝都无法保的了李恪,皇帝有时候,并非是无所不能的。

“谨遵父皇教诲。”李恪恭声道,他明白父皇所说的道理。

不过,他又不会想着谋反什么的,能犯什么错?

出身敏感又如何,他再怎么说也是皇室贵胄,还真的有人不长眼,敢对付他?

说了这么多了,也该到了离别的时候了,唐太宗李世民随即唤侍卫来,将三封书信拿出,交给三个皇子的手上。

“我本想送给你们珍贵的玩物,但又担心会让你们更加骄奢,不如送给你们这一番话。”

三封书信,他亲自书写,其中有如何治理封地,如何宽容的对待百姓,等等。

刚刚将三封书信交到皇子们的手上,唐太宗李世民忽然听到匆匆的脚步声,向着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