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的冲突。”
廷尉说完,忍不住抬头看向汉武帝,发现汉武帝只是正在冷眸直视着他,始终未曾开口,那眼神很是冰冷,廷尉立刻冷汗直冒,他知道这个惩罚结果,陛下并不是很满意。
于是廷尉语气微顿,立刻道:“但是,如果藩王的贪污行为引起了朝堂的重视,但又不至于达到严重威胁国库税收的程度,朝堂可采取削减藩王封地或权力的方式进行惩罚;如文帝时期,对一些存在问题的诸侯国采取了分割土地、削弱势力的做法。这种方式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惩罚藩王的不当行为,又可以避免直接冲突,同时也有利于彰显朝廷对于地方藩王犯法的惩戒。”
“同时,若是藩王贪污证据确凿,有明显的贪污行为,朝堂可以会下令没收藩王的部分或全部贪污财财,如此可以对藩王贪污行为的一种制裁,也是对其他藩王的一种警示;景帝时期,对于一些违法乱纪的诸侯王进行了严厉的打击,包括没收他们的财产等。”
廷尉说到这里,又不由得悄悄抬头观望陛下的神色,发现陛下似乎依旧不满意的样子,他心中立刻明白了,陛下想要什么结果了。
如何惩罚藩王,没有明确的律法规定,那自己就要提出一个,完全符合陛下心中的想法,而陛下此刻心中什么想法?
朝廷控制各个郡县,却无法控制藩国,历代先帝都想削弱各个藩国的力量,陛下此时的想法,肯定是利用这个机会,分解掉赵国!
心中思索再三,廷尉再次道:
“依臣看,赵王刘彭祖所贪污的钱财,已经超过了朝堂的国库征收,此等犯法,罪不容赦!藩王的贪污行为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朝廷的税务征收,并且赵王刘彭祖贪污多年,很明显其拒不悔改,朝廷完全可以采取最为严厉的措施,即废除藩王的封国!”
废除封国!
所有的大臣心中都为之一惊,这个惩罚确实太严苛了,要知道,汉景帝时期爆发的“七国之乱”,叛乱被平定后,参与叛乱的诸侯王的封国被废除,也只有发生叛乱忤逆这种事情,藩王才会被废除封国啊。
而现在,赵王刘彭祖贪污,就要被废掉封国了么?
确实过于严厉了。
但他们也清楚,目前朝廷对于地方的掌控力度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文帝、景帝时期,朝廷对于各个藩国的掌控力,是远远不如现在的,经历七国之乱后,各地藩王实力都有所下降,而现在的陛下自上位后,又开始全力发展军队,即使各地藩王同时叛乱,目前朝廷也完全可以轻松镇压。
那么,对待藩王的惩罚方式也将与之前完全不一样。
之前,攻打你,容易伤筋动骨,朝堂不安,所以从轻处罚。
现在,随便打你,灭你封国不费任何力气,你还指望着我从轻处罚?狠狠的罚,正好把你赵国分解成各个郡县!
“那就依廷尉的建议,废除赵王封国吧...”
汉武帝,终于等到了一个让他满意的答复,随即淡声道。
他正愁没有借口,废除赵国呢。
这个机会,很不错。
以现在朝堂的力量,各地的军队,他完全不惧怕赵王联合其他藩王,发生如‘七国之乱’的事情,任他们乱,任他们反,又能如何?
甚至,他还挺期待,这些藩国造反的。
随着汉武帝的声音落下,这件事情落定,众多臣子皆隐隐的打量着太子刘据,他们不明白,为何太子刘据在这种情况下,搜索关于赵王触犯法律的事情,然后揭发举报。
他目的何在?
难道就是单纯的看赵王不顺眼,或者其也是打着让朝廷收回赵国各个郡县的想法?
子不类父,太子刘据何时这般像陛下了?
朝会并没有借此结束,原本汉武帝准备和大臣们继续商议其他事情,比如他想借助这次废掉赵国的机会,修建三两座宫殿,可这时太子刘据出列,声音响起。
“父皇,据儿臣所知,赵王刘彭祖在位六十余年,独揽大权;其苦心经营多年,恐怕不会甘愿被朝廷所废掉封国的。”
“儿臣担心,赵王会行叛乱之事。”
太子刘据恭声道,表面上说着是担心赵王造反,实际上他巴不得赵王赶紧反,这同样是计划中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赵王不反的话,朝廷如何出兵,他又如何推荐卫青大将军的三个儿子?
赶紧反!
反正你当了这么多年赵王,没有做出什么功绩,也没有治理好百姓,活着也是罪过,反了还能给我提供点作用和价值!
“赵王若反,镇压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