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后院通历史:开局劝扶苏造反 > 第112章 二次谏言!少府小官章邯!

第112章 二次谏言!少府小官章邯!

思索良久,陆煊道:“封禅之事,你上书谏言!”

“我帮你创作一篇,谏言书。”

谏言!

陆煊准备让李承乾二次谏言!

谏言,就是说些不好听的话,让皇帝不喜欢听的话,他知道这样做,唐太宗必然会对太子李承乾不喜,但考虑清楚权衡利弊后,这个二次谏言,必须进行!

李承乾脸色变了变。

“我还要谏言上书一次?”

他有些怕。

因为他已经谏言一次了,那一次父皇可是被气的不轻,若非是母亲的病情已经好了,他恐怕会被父皇狠狠的惩治一番。

并且,上一次谏言,是很合时宜、恰到好处的谏言,因为建造宫殿,这本来就是消耗国力的一件事情,按照陆师的话来说,他是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谏言父皇,自然没有什么问题。

但现在这封禅一事,若是再谏言的话...

陆煊看出了李承乾的犹豫,心中想到,这个家伙看起来还是有些怕他老爹啊,估计原本的历史上,李承乾也是被逼到一定程度了,才悍然造反的。

想到这里,陆煊道:

“这件事情,你身为太子谏言上书,是有一定好处的。”

“通过上书谏言,身为大唐太子的你,能表现出对国家大事的深刻理解和思考,这向朝廷上下展示了你并非仅仅是一个储君名号,而是具备一定的政治洞察力和判断力,能够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从而提升你在群臣心目中的政治成熟形象。”

“我会给你一份谏言书,然后在教给你一些话语,这些话语到时候你在朝堂上说出来,言中进行分析封禅可能带来的财政压力、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以及当前国家面临的其他重要事务,以此显示你对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准确把握。”

“作为储君,你有资格参与国家重大决策的讨论并提出合理建议,有助于巩固自己的太子之位;换个层面想,唐太宗看到你这位太子能够以大局为重,关心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难道不会对你更加信任和器重,减少对其储君之位的疑虑么?”

陆煊思索良久,觉得对于唐太宗李世民封禅这件事情,李承乾采取谏言,是有一定好处的。

除了他所说的这些,李承乾之前在他的帮助下,做出了很多利于大唐的事情,现在又参与到了封禅这件事情,这也是向其他可能对储君之位有觊觎之心的皇子和势力表明,李承乾有能力、有担当,是当之无愧的皇位继承人。

“若是谏言,唐太宗李世民取消封禅之事,这件事情流传看来,你足以获得民心。”

封禅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必然会给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若李承乾谏言阻止封禅,也能体现出他对百姓疾苦的关注和爱护。

这种爱民之举,若是在太子府的传播下,流传于民间,也能让太子李承乾赢得百姓的爱戴和拥护,百姓会认为李承乾是一位心系苍生、仁慈善良的储君,对他寄予厚望。

这一点上,能够让李承乾更好的获得各地的支持,从而在地方力量上,与魏王李泰抗衡,甚至压制魏王李泰。

经过陆煊分析利弊,李承乾最终决定,谏言!

虽然他很害怕父皇生气、震怒,但这件事情经过陆师的分析,确实对于他来说有一定的好处,并且陆师都已经苦心为他准备好了,他怎么可能不去做?

现在不敢谏言,以后怎么敢造反?

若这么一直怕下去,他最后只会被魏王李泰击败,说不定比原本的历史结局死的更惨!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

陆煊能看出来,李承乾似乎很急的样子,目前太子们都知道了,他们所处的时代,与后世的时间流速有着一定的不同,所以太子们一般都是办完各种事情,立刻回去。

所以陆煊就将‘红绿色相间玉佩’的事情说了一下,若是李承乾那边有需要的,可以来他这里要。

李承乾闻言点头,然后就离开了。

这才轮到扶苏。

“陆师,我那边越来越忙了,所以这次我想要一份,关于西汉开国元勋的名单,以及秦朝末期有能力、值得被拉拢任用的人才名单。”

扶苏直接将自己的来的目的提了出来。

这件事情,对于陆煊倒是简单的很,搜集一下资料,然后打印出来就好。

陆煊立刻开始进行打印,家里的打印机落灰好几年了,没想到这段时间使用的次数倒是越来越频繁了,属于是焕发第二春了。

随着西汉开国功臣的名单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