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杀伐果断小说里的男主角,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后世人,经过各种教育,陆煊认为仁慈、善良、感同身受,是一个做人的基本准则。
当然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年幼的武曌随着到了自己这里后,她渐渐的明白了这一切,恐怕避免不了想念母亲的想法,到时候她在想着回去该如何是好?
人是群居动物,一旦他和武曌生活的时间久了,那么一旦未来武曌未来想回唐朝看看他的母亲,这种事情基于‘朋友’之间,他也绝对会同意了,但这务必还会产生一些麻烦。
“这...”李承乾也知道,自己的想法虽然完美,最符合自己的利益,可确实会对陆师这边带来很多麻烦。
“除非。”忽然,陆煊道。
“除非,你有自信和把握,在我的帮助下,数年之内,击败魏王李泰,继承大统。”
这是陆煊的想法。
一旦太子李承乾继承皇位,那么一切麻烦都将消失。
武曌也好,杨氏也罢,都只是小事而已。
“若是在陆师的帮助下,我还无法击败魏王李泰的话,那我又和废人有什么区别呢?”
李承乾不由的自语道,甚至忍不住笑了笑,无论是换做谁,在陆师的帮助下,都能继承皇位吧。
他,不可能会败的。
基本上,各种事情都解决完了。
李承乾也准备离开了。
当他刚准备离开时,陆煊忽然喊住了他。
“我觉得,你也可以尝试一下,涉猎军权了,目前汉朝刘据那边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军权。”
“虽然这件事情还没有发生,但若你提前布置一番,在宫廷内就能先行掌握部分属于自己的力量。”
陆煊所说的事情,发生在贞观十二年十一月。
唐太宗在玄武门设置左、右屯营飞骑,以各将军分别统帅;又简选出骑术精湛、勇猛健壮并且擅长射箭的士卒建立“百骑”,穿五色袍,骑骏马,用虎皮做鞯,跟随太宗巡幸,其性质是皇帝出巡时的高级卫士。
百骑在宫内有着很大的作用,尽管当时已有禁军等保卫力量,但李世民经历了玄武门之变等一系列政治斗争,深知自身安全的重要性。
“百骑”作为皇帝的直属亲卫,能够在关键时刻提供更可靠、更迅速的保护,成为保卫皇帝安全的核心力量之一。
而唐朝建立初期,政局尚未完全稳定,仍存在各种潜在的威胁和不稳定因素,如敌对势力的残余、内部的权力斗争等;“百骑”的设立可以有效应对这些潜在的威胁,确保皇帝的人身安全和政权的稳定。
其次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自己的私人想法了,李世民喜爱狩猎,狩猎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军事训练和展示皇帝权威的方式;“百骑”成员骑术精湛、勇猛健壮且擅长射箭,能够在狩猎过程中为皇帝提供保护、驱赶猎物等服务,使狩猎活动更加顺利和安全。
皇帝出行时需要有一支精锐的卫队跟随,以显示皇帝的威严和地位;“百骑”身着五色袍,骑骏马,用虎皮做鞯,形象威武,跟随太宗巡幸时能够增添皇帝出行的排场,同时也能保障皇帝在出行过程中的安全。
在狩猎等活动中,“百骑”可以实际使用和检验各种军事装备的性能,如弓箭、马匹、兵器等,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同时,他们的行动和战术也可以作为其他军队的示范,促进整个军队的军事训练和战斗力提升。
“百骑”的成员经过严格选拔,都是优秀的士兵,他们在皇帝身边能够接受更高水平的军事训练和指导,有机会成为军队中的骨干和将领,为唐朝培养更多的军事人才。
虽然这件事情有些麻烦,但一旦成功,对于李承乾的好处是无法形容的。
“唐太宗设立的百骑,你去申请,由你训练、培养。”
“我知道你会说,唐太宗绝对不会同意这件事情的,但先听我说完。”
陆煊仔细查了查关于唐朝时期的百骑,这对于普通人来说,确实不了解百骑代表着什么。
经过查询,陆煊才知道,这个百骑可以说,对于李承乾有着很大的作用。
他要为李承乾考虑两个方面。
如果太子李承乾正面击溃魏王李泰,合法继位,那么最好。
但如果,唐太宗依旧偏袒魏王李泰呢?
甚至,如原本的历史般,唐太宗为了同时保全两个儿子,要改立晋王李治为皇储呢?
这个时候,若是拥有百骑的话,李承乾就有机会动用第二套继承方案,那就是,玄武门继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