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谈判,看看他们的态度和要求。
同时,他们也加强了对薛延陀的监视,防止他们趁机发动攻击。
在谈判的过程中,薛延陀的使者提出了一系列的求和条件,包括割让土地、进贡财物、称臣纳贡等。
李靖和李承乾坚决拒绝了这些条件,他们表示,唐朝大军此次前来是为了维护边境的安全和稳定,不是为了侵略和掠夺。
谈判陷入了僵局,双方都不肯让步。
薛延陀国王得知谈判的结果后,心中更加焦虑。他知道,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他们必须做好最后的准备。
在这个紧张的时刻,薛延陀国内的百姓也开始陷入恐慌之中。
他们担心战争会给他们带来灾难,纷纷逃离边境地区。这使得薛延陀的局势更加混乱,国王和大臣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安抚百姓。
然而,就在薛延陀陷入困境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情况发生了。
一位薛延陀的将军在巡逻的过程中,发现了唐朝大军的一个弱点。他立刻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国王和大臣们。
国王和大臣们听了这个消息后,心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他们决定利用这个弱点,对唐朝大军发动一次突袭,或许能扭转局势。
于是,薛延陀国王秘密集结了一支精锐部队,准备对唐朝大军发动突袭。
然而,他们的行动能否成功,薛延陀的命运又将如何,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大唐大军兵临薛延陀边境,消息如惊雷般在薛延陀国内炸响。
薛延陀国王得知消息后,毅然决定不投降,而是立刻进行战斗部署,准备与大唐大军决一死战。
国王端坐于王座之上,面容严峻,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他环顾四周的大臣们,沉声道:
“大唐来犯,我国危在旦夕。
吾等决不能坐以待毙,当全力备战,保卫家园。”
大臣们纷纷点头,神色凝重。
首先,国王下令召集全国士兵。
传令兵迅速奔赴各地,敲响战鼓,号召勇士们为国家而战。然而,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在一些偏远地区,消息传递缓慢,许多百姓甚至还不知道大唐大军已经逼近。
而且,一些地方的贵族对国王的命令阳奉阴违,不愿意让自己的私兵参战,担心损失自己的势力。
国王得知这些情况后,怒不可遏。
他派遣亲信大臣前往各地监督征兵工作,对那些违抗命令的贵族进行严厉惩处。同时,他还亲自写下诏书,向百姓们阐明国家面临的危机,呼吁大家团结一致,共同抵抗外敌。
随着征兵工作的展开,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许多年轻的士兵缺乏战斗经验,训练不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王下令在全国范围内设立训练营,由经验丰富的将领负责训练新兵。
其实,面对大唐的军队,薛延陀的国王并没有多大的信心能够抗衡,不过他却并不想投向,眼看着薛延陀越来越强大,为何要投向?
说不定,未来他也能入主中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