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小心谨慎,才能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占据上风。
李泰心中不安,在府邸中来回踱步,思绪如乱麻一般。他深知李承乾此次大胜而归,必定会在朝中的威望大增,而自己的地位则会受到更大的威胁。
“不行,我不能坐以待毙。”李泰咬了咬牙,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他决定等到班师回朝后,上书请皇帝下令,解除太子的兵权。
李泰开始精心筹划着自己的上书内容。他找来自己最信任的谋士,与他们一起商议如何措辞才能既表达出自己对国家安危的担忧,又能让皇帝觉得解除太子兵权是合理之举。
“殿下,我们必须强调太子年轻气盛,虽有战功,但在兵权在握的情况下,可能会因为骄傲自满而做出错误的决策。”一位谋士说道。
“嗯,有道理。”李泰点了点头,“还可以提及一些历史上因太子兵权过重而导致国家动荡的例子,让父皇心生警惕。”
谋士们纷纷点头,开始仔细斟酌每一句话,力求让上书的内容无懈可击。
终于,在李靖和李承乾班师回朝的那一天,李泰早早地就准备好了上书。他在府中焦急地等待着消息,心中充满了紧张和期待。
当得知李靖和李承乾已经进入皇宫,向皇帝复命时,李泰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焦虑。他立刻派人将上书呈递给皇帝。
皇帝李世民坐在龙椅上,听着李靖和李承乾汇报着战争的经过,心中满是喜悦和自豪。正当他准备对二人进行重重赏赐时,太监呈上了李泰的上书。
李世民微微皱起眉头,打开上书仔细阅读起来。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脸色变得越来越凝重。
“陛下,太子殿下此次战功卓著,臣等深感欣慰。然而,臣以为太子年轻,且兵权在握,恐生骄纵之心。历史上不乏因太子兵权过重而导致国家动荡之例,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臣恳请陛下解除太子的兵权。”
李世民看完上书,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李泰与李承乾之间的争斗,但他也明白兵权的重要性。他不想因为一时的决定而影响到国家的稳定。
此时,李承乾还不知道李泰的上书之事。他满心欢喜地等待着皇帝的赏赐,却没想到一场危机正在悄然降临。
而李泰则在府中焦急地等待着皇帝的回应。他不知道自己的上书能否成功,但他知道这是他目前唯一的机会。
如果皇帝同意解除李承乾的兵权,那么他在争夺皇位的道路上将会迈出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