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沉稳而有力。
李承乾心中微微一紧,随即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道:“父皇,儿臣近日勤勉学习,不敢有丝毫懈怠。经史子集皆有涉猎,治国之道也时常揣摩。”李承乾的回答中规中矩,他知道在父皇面前不能有丝毫差错。
李世民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满意之色。“嗯,不错。承乾,你身为太子,当以身作则,努力学习,为将来治理天下做好准备。”
李承乾连忙应道:“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然而,就在这时,李世民的目光转向了李泰。“青雀,朕也来考考你。”
李泰闻言,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上前一步,拱手道:“儿臣恭听父皇考校。”
李世民微微思索片刻,然后提出了一个关于经史典籍的问题。
李泰略一沉吟,便滔滔不绝地回答起来。
他的回答条理清晰,见解深刻,不仅引用了诸多经典中的语句,还结合了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李世民听着李泰的回答,脸上露出欣慰之色。“好,青雀果然才学出众。”
李承乾站在一旁,看着李世民对李泰的夸赞,心中的嫉妒更甚。
他紧紧地握住拳头,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之中,却感觉不到丝毫疼痛。
他不明白,为什么李泰总是能够得到父皇的夸赞,而自己无论怎么努力,似乎都无法让父皇完全满意。
李承乾的心中充满了不甘和委屈。他从小就被立为太子,一直以来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努力学习,尽心尽力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可为什么在父皇心中,自己总是比不上李泰呢?
李世民似乎察觉到了李承乾的情绪变化,他微微皱了皱眉头,说道:“承乾,你身为太子,当有容人之量。青雀才学出众,你应当向他学习。”
李承乾心中一震,连忙低下头,说道:“儿臣知错。儿臣定会向四弟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才学。”
然而,李承乾嘴上虽然这么说,心中的嫉妒却并没有丝毫减少。
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父皇看到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才是最适合继承皇位的人。
从那以后,李承乾更加努力地学习。他每天早起晚睡,刻苦钻研经史典籍,虚心向老师和谋士请教。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父皇的认可。
而李泰也没有因为得到李世民的夸赞而骄傲自满。
他知道,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皇宫之中,只有不断努力,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
他继续举办文学宴会,邀请文人雅士参加,交流学问,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承乾和李泰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他们在学业上互相较劲,在朝堂上也各自拉拢势力。
整个皇宫都笼罩在一种紧张的氛围之中。
而李世民也察觉到了兄弟俩之间的矛盾。
他深知,这种矛盾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对大唐的稳定造成严重的影响。
于是,他决定找个机会,好好地跟李承乾和李泰谈一谈。
一天,李世民将李承乾和李泰叫到了御花园中。阳光明媚,花香四溢,御花园中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然而,兄弟俩的心情却十分沉重。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和李泰,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兄弟二人,都是朕的儿子,朕对你们寄予了厚望。你们应当团结一心,共同为大唐的繁荣富强而努力,而不是互相争斗。”
李承乾和李泰听了李世民的话,心中都有所触动。他们低下头,陷入了沉思。
李世民继续说道:“承乾,你身为太子,当以天下为重,要有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青雀,你才华出众,应当辅佐太子,为大唐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承乾和李泰抬起头,看着李世民,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他们齐声说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