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借用各种工具与丰富的经验,捕杀着各种庞大且凶猛的野兽,他们被称为猎人。
自人类诞生会使用工具开始,猎人精神就一直传承不息。
在完达山脉,一位有着三十年打猎经验的老猎人叫王虎,外号“老虎”,他一生狩猎无数,却因坏了规矩差点家破人亡。
多年前国家对枪械管制,各种野生动物也都变成保护动物后,他才金盆洗手,当了一名护林员。
我好奇他为何会当护林员,他告诉我,他要留在曾经打猎的土地上赎罪。
在人们眼中,动物就是人类的囊中之物,生杀予夺,似乎是天经地义。
而在他们猎人看来,人类其实也是动物的嘴中食。
他年轻那会村子周围有很多野兽出没,有一些胆大的人为了吃上那一口稀缺的肉食,或者是为了补贴家用,就冒险进山打猎。
这个山就是完达山。
完达,满语为“梯”之意,完达山是长白山脉北沿支脉,包含大大小小上百座山峰,绵延四百多公里,物产丰富,动物有东北虎、黑熊、狼、野猪、鹿、狍子等,可以说是猎人们的天堂。
然而打猎是有风险的,有些人能满载而归,有些人却落下一身伤痛,甚至命丧黄泉。
王虎二十多岁那会,年轻气盛,在家种田总是饥一顿饱一顿的,他就琢磨着也像别人一样去打猎弄些肉食,但是打猎是需要人教的,不是布置陷阱那么简单。
村子里那时就有不少猎人,而最出名的就属赵黄山了。
他是打猎技术最好的人,然而收徒的规矩却很怪异。
王虎是唯一一个通过赵黄山考验的人。
当时赵黄山四十多岁,身强体壮,十几岁时就跟着父亲进山打猎了,打了二十多年的猎,经验丰富,别的猎人都是以种地为主,空闲时间才进山打猎,只有他,以打猎为生,对家务事和农活都不管不顾,全靠媳妇来打理。
他在完达山里建了一个小木屋,有时候为了打猎好几天都不回村。
因为经常住在山里,人们都笑称他为“山大王”。
那时也有很多年轻人想拜赵黄山为师,但是都没有通过考验,人们都把他的收徒要求叫做“山神的考验”。
第一个要求很简单,身强体壮。打猎不光需要技术,还需要良好的体力,不然连猎物都背不动怎么打猎?
第二个要求是在规定时间内独自捕获猎物,有的是野猪,有的是鹿,甚至还让人在七天之内抓到一只活着的苍鹰。
这当然没人能够完成,要是他们能抓到这些动物,还拜师做什么?
赵黄山全然不理会这些,对于完不成任务的人,他只会说山神没有同意罢了。
长此以往,没有人再找赵黄山拜师了。
王虎觉得赵黄山是有真本事,他还非要拜他为师不可。
王虎把想向赵黄山学打猎的想法告诉了家人,家人都以不安全为由劝他,毕竟不吃肉死不了人,被野兽吃了可就什么都没了。
王虎那时一门心思只想凭借自己的努力让家里人过上能吃上肉的好日子,家人的话他当然没有听进去。
王虎几次去赵黄山家,都没见到人,他媳妇说赵黄山上山打猎了,过几天才能回来。
足足等了六天,王虎才听到赵黄山回来的消息,赶紧前往了他家。
一进门就看到院子里放着一头梅花鹿的尸体,胸口上有个洞,一看就知道是枪打的。
赵黄山媳妇正在烧水准备处理鹿肉,赵黄山坐在一个小板凳上,拿着布正擦拭着他的枪。
看到王虎进来,他媳妇连忙招呼王虎坐下,对着赵黄山喊骂道:“别端着你那破枪擦了,一回来就知道抱着枪不撒手,我看你别跟我过了,跟你的枪过一辈子算了!”
赵黄山似乎很怕他媳妇。他放下枪走了过来,上下打量了一下王虎,又点了点头,对王虎的体格很满意。
毕竟打猎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王虎常年干农活,身体自然是不错。
“我的要求很简单,一个月时间,抓到一只飞龙,不管死活,我都可以收你做徒弟。”
“没问题,一个月之内,我一定亲手把飞龙给你抓回来。”王虎装作没看见赵黄山媳妇的眼色,点头答应了下来。
“话不要说的太满,山神老爷在天上看着你呢!”赵黄山意味深长地说道,让王虎摸不着头脑。
王虎走后,媳妇对赵黄山抱怨道:“你这不是难为人家王虎吗?那飞龙哪里是他能抓到的,就算是你,一年到头也抓不到几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