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哥你误会了,没有谁认倒霉,疫苗钱我自己出就行。”苏哲奇皱了皱眉头说道。
“误会?你这个城里人就是矫情,咬文嚼字。”刘大哥抱着肩膀,横眉竖指地说。
苏哲奇不想解释,今天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去上学。
谁也不知道程孝强什么时候走出来,一脚剁在树枝上,一根树枝应声断成两半:“刘叔叔,不许您这么说我老师。”
“你这孩子,大人说话你插什么嘴,不懂事,快回屋去。”程大柱转身看着抠弄手指的程孝强,皱着眉头说。
“我不回去,本来就是你和刘叔不讲理,合伙欺负苏老师。”程孝强虽然害怕,走到苏哲奇面前,抬起头,坚定的维护他的老师。
“你这孩子怎么胳膊肘往外拐,不识好歹。”程大柱说完抬手就要打程孝强。
苏哲奇急忙把程孝强挡在身后,自己的肩膀却被程大柱打了一下。
苏哲奇用手捂着被打的肩膀,疼的眯起眼睛,可他在强忍着。心想:“好疼,还好被打到的是我,要是打到孩子就完了。”
程大柱看着通红脸的苏哲奇,他愧疚道:“苏老师,没事吧?”双手停在空中,把手拿回来不是,把手放到苏哲奇肩膀上也不是,一时间尴尬不已。
紧接着他们就听到了“呜呜”的哭声,是程孝强在苏哲奇身后抽泣着。
“对不起,苏老师,如果不是我,您就不会……”程孝强没说完就被苏哲奇打断,“老师不怪你,你是懂事的孩子。”
苏哲奇又问:“是你自己不愿意去上学吗?”
程孝强用糙黑的小胖手擦擦眼泪和鼻涕:“老师,我想上学。”又低下头小声地说,“就算学习不好,我也想上学。”
苏哲奇蹲下身,双手把着程孝强的双肩:“那老师明天等着你。”
说完,他真诚的看着程孝强的父亲:“程大哥,孝强是个好孩子,他很聪明,现在开始努力,一定能考上好初中。”
程大柱听到老师肯定他儿子,他想了又想道“苏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第二天清晨,阳光顺着窗帘的缝隙打进来,打在桌子上的钟表上,5.30分。
苏哲奇拉开窗帘,只见外面的草上还有水珠,苏哲奇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还是乡村好啊!”
苏哲奇进入班级就看见程孝强已经坐在座位上,书本整齐的放在书桌上,而他正呲着小白牙向苏哲奇笑着。
苏哲奇也对他笑了一下:“好了,现在我们上课。大家把书翻到……”
只是一会儿的功夫,孩子们朗读课文的声音充斥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苏哲奇看到这些朴实的孩子,不一定只有娇生惯养出来的孩子能出人头地。朴实无华的孩子才是最可贵的。
母亲从小就教育他:“小奇,做人一定要顶天立地,不一定要多么了不起,但一定不要忘本。”
他时刻记住这句话,‘少年强则国强’。
母亲在报社工作好多年,他记得小时候,妈妈经常带他去报社,他在报纸上看到过类似青山村的文章,他那时候不懂,于是举起那张报纸问:“妈妈,真的有这么贫困的乡村吗?”
苏母摸了摸苏哲奇的头:“当然有了,我们看不到罢了,那里的孩子能去上学的很少。”
“那您去过那里吗?”苏母把苏哲奇抱在怀里,给他拿了另一张报纸,也是贫困的地方,“这些地方妈妈都去过,虽然那里的风景很美,但……”苏妈妈没有接着往下说,只是摇摇头。
从那时候起,乡村就在苏哲奇心里留下了印象,这也就是他不顾母亲和朋友的劝告,毅然决然来到青山村支教的原因。
“报社。”他倏然想起来母亲,他拍了一下大腿,“对啊!我可以找妈妈帮忙,但妈妈能帮忙吗?”
“不管了,先回家再说。”苏哲奇找到校长,“校长,我想和您请个假,我想回家一趟。”
校长一听苏哲奇要回家,他司空见惯:“你要是有什么想法就跟我说,我尽量给你争取最好的待遇。”
苏哲奇知道校长误会了,他立刻走到校长面前说:“您误会了,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想把咱们青山村的情况登到报纸上,让更多人看见。”
校长听完后叹了一口气:“以前也有过这种想法,可没什么大用处。”又抬头看着苏哲奇,略显沙哑地说,“咱们村子不是不好,是很多好东西带不出去。”
“我打算让我母亲帮忙,把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