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辩经大会就这么在时间的悄悄流逝中,来到了举办的时间。
这一次地点没有放在武当或者少林,而是放在了福建的沿海地区。
这一次地点的选择是经过了各大门派深思熟虑的,明教占据西方,元朝主在中原之地。
而他们一开始的计划便是东西合璧,从而进驻中原,因此福建的沿海地区就非常合适了。
因为这里第一元朝的势力相对薄弱,其次这边存在港口,商业贸易繁荣,有着大量的物资,能极大程度的提供后勤保障。
“小八,佛道辩经大会的其他事宜准备的怎么样了?”宋远桥一边指挥工匠搭建辩经的平台,一边询问着刚过来的莫攸。
“大师兄放心吧,所有的事情都准备好了。”莫攸说的隐晦,但宋远桥却是知道各派弟子联络的群众后续事宜应该已经没有问题了。
莫攸回答完大师兄的问题,走进另一侧的厢房去见了他的师傅张三丰。
“小八,你来了!”
“嗯,师傅,这边的事宜已经都准备的差不多了。”莫攸恭敬的汇报。“对了,师傅,到时候恐怕你跟空闻大师得出面才行,毕竟在百姓心里,你们两位更加具有威望,只是这样一来恐怕就再无退路。”
“无妨,造反这件事本身就没有什么退路,为了天下苍生百姓,又有何妨?”张三丰倒是没有丝毫避讳,轻描淡写的将死亡这件事说了出来。
三日后,辩经大会正式展开,不止朝廷派的人,周边只要听到此消息的百姓均是闻风而动,围了个水泄不通。
张三丰跟空闻两人分别对坐在擂台的两旁,一僧一道,皆是仙风道骨的形象。
“张真人,我期盼这个时候已久,虽说武功稍逊一筹,但佛法我自认不弱与人。”空闻此刻倒是真的有了借此机会比试一番的心思。
“洗耳恭听,空闻大师请!”
没有什么裁判,也没有什么人有资格做他们的裁判?输赢皆在于周边民众如何去看?
空闻大师舌灿莲花,将佛法的精义深入浅出的讲解与众人,慈悲怜悯,甚至动用了内功,身后隐隐有佛光浮现,周边的民众中佛信徒瞬间虔诚的跪拜到底,甚至就连不信佛的民众,脸上也全是敬畏。
轮到张三丰的时候,他轻挥衣袖,本来正值烈阳当空,突然飘来大片的云朵,遮住了太阳。
周边的民众瞬间被这一手震住,先不论别的,光着神仙一般的手段就已经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瞬间将刚刚听到的说法抛之脑后。
看到众人将目光投来,张三丰才不紧不慢的开始讲起了道家的经义,道家讲究无为而治,比起佛家的克制自己,祈求来世,其实更容易让民众心动。
张三丰身边没有所谓的璀璨金光,只有云卷云舒,但偏偏这种淡然清雅的状态,反而将刚刚虔诚的信徒们唤醒。
“怎么感觉张真人讲的更好?”一旁的一个佛教浅信徒有些疑惑的问道。
“就是就是!我感觉也是张真人讲的更好。”
“不不,张真人虽然讲的很好,但是还是空闻大师讲得更有道理。”
众人议论纷纷,你一言我一语。
但场上的两位,却是丝毫没有受到下面人的影响,依旧按照自己原有的节奏不紧不慢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到了此刻已经不仅仅是比试,更是两种理念的碰撞,是两位顶尖高手,两位顶尖的哲学家之间的较量。
思想碰撞出的火花折射出了惊人的魅力,不断的吸引着下面的民众,甚至是朝廷的官兵。
后来,两人的言语里开始结合世事,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然朝廷的人开始觉得有些不对,来不及细想,很快就被下一个话题所吸引。
“王爷,他们这是大逆不道之言,我们应该把他们抓起来。”鹿杖客在一旁怒喝。
汝阳王看了他一眼,不紧不慢的说道“蠢货,这样的谚语在朝廷上的文官口中数不胜数,算得上哪门子谋逆之言。
更何况你能打得过得住两人吗?要是打得过你就去抓!”
玄冥二老只敢讪讪的笑着,却不敢接话。
辩经大会持续了一周,天下风云为之所动,天下人的目光都聚集于此。
就在这风起云涌之下,莫攸却是悄悄从现场消失,与之消失的还有一批从现场退下的人。
这样的人丝毫不显眼,每天都有不停的人来,也有不停的人走,简直再寻常不过。
在城外的一处山中,莫攸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