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问,着实问倒了杨旭。
“好像也是……”杨旭喃喃自语。
“那……”杨旭欲言又止。
忽然不知道问什么了。
但明显问题又没有解决。
那种一块大石头压在胸口,堵得慌的感觉,着实让人不爽。
但却又无可奈何。
老大似乎又看穿了他的心思。
“有一个很著名的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未来不是知识推导的对象,未来是希望和恐惧的对象。你琢磨琢磨。”老大话锋一转,抛出了一个新的话题。
杨旭看懂了这句话。
但依旧没有解决自己的疑问。
“那应该怎么弄呢?我们不都是预测这个,预测那个,预测明天,预测后天,然后再按照自己的推断,去执行自己的决策的吗?”杨旭再次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嗯,一般都是这样的。不了解这个问题,并不影响我们的生活。但知道这个问题,能让我们看得更真切而已。”老大并不否认。
“那知道了有什么意义呢?”杨旭问。
“知道了,就不会太执着于去预测未来。”老大答。
“那应该执着于什么?”杨旭再问。
“筹划未来。”老大答。
“这……有很大区别吗?”杨旭追问。
“嗯,不好说。也许有区别,也许没有区别,哈哈……”老大忽然又调皮了起来。
杨旭一愣。这风格变化也太快了。
“比如说,现在,你就能经常听到,什么所谓的专家,预测股市底部已经确立,甚至能信誓旦旦地告诉你,在哪个具体的点位,连小数点后面的数都能告诉你。对吧?”老大忽然又问。
“嗯,多,太多了,多了去了……”杨旭答。
互联网上,各大自媒体平台上,一天到晚哗众取宠,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所谓的“高手”,“大师”,“股神”……太多了。
甚至某些自称经济学家的所谓“大咖”,也一天到晚咋呼个不停。
纯粹就是为了博眼球。
更夸张的,一天写上几十甚至上百篇预测,每个点位都给你覆盖到,随后发表以后,全部隐藏不可见。等收盘以后,哪个点位对了或者最接近,就把那篇文章放出来,让你看到。
随后还要写上一篇吹牛文章:“今日早上,精准预测今天大盘高位,分毫不差……如此精准的预测,还有谁能做到……你可以永远相信,叉叉专家,yyds……”
这类恶心的现象,遍地都是。
“当你知道了这个道理,你起码就能知道,所有热衷于预测的人,不管他有没有名气,你都能从心底里,扎扎实实地,鄙视他,咒骂他……”
“不是骗子,就是傻子……”杨旭终于明白,绕这么大一圈,费劲心思讲透这背后的道理,最终的目的是什么了。
“老大,你的意思是,不去预测,只判断现在是吗?”杨旭整理了一下逻辑,得出了一个结论。
“嗯,差不多。也不是说不能去预测。我们喜欢预测,并且还喜欢验证。这是正常行为。
但很多时候,我们容易被预测蒙蔽,而忽略了预测本身是不可靠的。
所以,我的习惯是,可以预测,但是预测,绝对不能作为交易的依据。”老大继续耐心地解释。
杨旭终于把这个问题搞明白了。
剥丝抽茧,再丝丝入扣。
有点东西。
杨旭整理了一下,随后继续进发。
“老大,那如何判断现在呢?”
“嗯,这个就比较复杂了。就比较考验功力了,哈哈……”老大笑着说。
“愿闻其详!”杨旭恭维道。
“这个是一个综合的判断过程。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
简单来说,我大致习惯于从两个区域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