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懂了。
本来就是一个概率问题,自然是成功第一。
如果太贪心,有时候贪图最低点,反而错过了,甚至最终买在高位的话,那就是概率等于零甚至负。
杨旭再一次感受到了逻辑对于交易的威力。
一不小心,贪心,追求完美等这些本能性的弱点,就如脱缰的野马,四处奔散。
难怪接连两次,卖点师傅都提示地很明确,但是买点,师傅却不明确指定。
都是他自己感觉差不多的时候问的。
尽管第二次老大说了可以等一下,也是随后不久。
并且也并没有追求在最低点。
“这个老头子……永远是这么地自洽……”杨旭心里感叹。
“懂了师傅!抱拳……”杨旭真诚地献上马屁。
“那macd如何看呢?”量的方向明了了,杨旭想起师傅常用的工具。
“嗯,这个,其实简单多了。”老大淡定地回答。
杨旭无语。
这还简单。
自己看着那些翻上翻下金叉死叉,除了会看个背离以外,就像太监看宫女一样,毫无想法。
“所有的技术指标,你都要先弄懂他的原理,再来使用。”
“macd的原理是什么?”老大反问。
杨旭一愣。
他还真不知道。
“我先研究一下……”杨旭尴尬地回了一句。
看事情从事情本身出发,自己已经懂得了这个道理,却忘记准备。
杨旭迅速打开网页,细心查找资料。
约莫一刻钟以后,大致就摸清了道道。
很多事情,其实很简单,就是自己不去做。
总结了一下,杨旭给老大汇报:
“师傅,macd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两条平滑移动的线。”
“一条是12的,一条是26的。”
“计算的方法,就是ema12=前一日ema12x11/13+今日收盘价x2/13。”
“26周期和12的同类。”
但是信息发过去以后,好长一段时间,师傅都没有回信。
杨旭抬手一看,接老婆的时间,也差不多了。
于是杨旭变换了一下思绪。
从指标研究里,抽离了出来。
忽然觉得有点累。
脑力活,果然消耗也大。
杨旭趁机出门,呼吸一下室外的空气。
开个车,接个老婆,吃个饭,轧个马路。
休息一下,也换换脑子。
到接近睡觉时间时,杨旭才发现,师傅9点多回了一个短信,自己还未察觉。
杨旭赶紧定下心神,秒入状态。
“嗯。对。所以,macd,是一个什么指标?”老大问的话。
“是一个反映价格强度的指标。”杨旭答。
“对。简单来说,两条线就是一定周期以内的平均价格的体现。”
“当金叉时,就是短线上穿长线,意味着短周期内的平均价格比长周期的价格强度高。”
“那说明什么?”几分钟后,老大的问题传来。
无处不在的师傅。
杨旭惊叹。
“说明短期内价格涨了呗。”杨旭直接回答。
“嗯。反之一样。所以,这下知道该怎么用了吧。”老大继续问。
“啊……”杨旭一时没反应过来。
“他就是反映过去一定周期以内,短期和长期的价格强度比,仅此而已。”老大继续提醒。
杨旭的脑子被迫极速运转。
“如果强度比越来越大,那说明什么?”老大问。
“说明涨得越来越快。”杨旭终于找到了点。
“如果不变呢?”老大又问。
“那还是涨,只是涨的速度相同。”
“如果越来越小,就涨得越来越慢。”杨旭学会抢答了。
“嗯,那如果死叉了呢?”老大又问。
“那就是短期的涨幅,已经被抹平了。”杨旭答。
“为什么会抹平?”老大一句接一句。
“在长周期以内的涨幅,和短周期以内的跌幅相当了。”杨旭搞懂了原理,已经非常顺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