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这个要怎么说呢……如果你要卖,你会提前卖吗?”老大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
“嗯,可能也未必,毕竟前几天气势都不错,说不定这次就不一样了,那样就可以卖个好价钱……”杨旭转念一想,似乎明白了。
“嗯,既然如此,那就能理解了。侥幸心理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思维习惯。”老大淡淡地说。
“果然,规律就是规律……”
“这次不一样……这似乎是个永恒的话题……哈哈……”杨旭无奈地笑。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即使更多的人,都放弃了侥幸,提前卖的话,又会是什么一种状态?”老大忽然又问。
“呃……这倒是个问题。”杨旭也察觉到了这个问题。
“是提前一天,还是两天,还是一个星期?”
“最终是达成一个均匀地分布,还是仍旧是一个趋近统一的日期?”
“这……不知道了,哈哈……”杨旭坦诚道。
“如果是一个趋近的日期,那就是这个日期提前了而已。”老大继续分析。
“嗯,对。”杨旭理解。
“那这个趋近的日期,再在下一次长假的时候,会不会又提前?”老大继续问。
“理论上来说,会……”杨旭答。
“那再下一次呢?会不会再提前?”
“这样会提前到什么程度,又达成一个新的平衡?”老大穷追不舍。
“这……”杨旭确实不知道。但他忽然发现,这里面,隐隐约约似乎有个什么东西,自己能感觉到,却摸不着。
“这……感觉是个黑洞,头都绕晕了……不知道,这下实在不知道了……”杨旭直言。
“哈哈,有空琢磨一下,可能有新的发现也说不定。”老大笑笑。
“好。”杨旭答。
“老大,我感觉,天天这样做差价,似乎有点疲了……”杨旭放下问题,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感受。
“嗯,正常。做股票,大部分时候,其实是很枯燥的。”老大一如既往地沉稳。
“股票上涨,以及股票赚钱,基本上也是个二八定律。”老大补充道。
“怎么讲?”杨旭问。
“一只股票,可能只有百分之二十甚至不到的时间,是处于上涨阶段的,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在下跌或者横盘当中。”
“做股票,挣的百分之八十的钱,可能来自于你做的百分之二十的股票。”老大耐心地讲解。
“啊……”这个回答,让杨旭傻了眼。
在他的印象里,应该是,久经沙场以后,不论是从大局观也好,技术指标的应用也好,经验也好,都应当处于一个概率相当不错的胜率之下,随后选出有潜力的股票,安心持有,大概率所选取或者持有的股票,应当都是赚钱的。
但老大的回复,似乎与他想的,相差甚远。
“那,按照这个说法,稳稳当当,持续上涨的时间,可能就八八六十四分之一?”杨旭不愿意相信这个说法。
“嗯,可能还没有。”老大云淡风轻地说。
“因为,不是所有的上涨,你都在车上。在车上,你也很难吃完全程的涨幅,哈哈。”老大说着说着就笑了起来。
杨旭再一次傻眼了。
“所以,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炒股枯燥,孤独的原因?”尽管不愿意相信,但杨旭又感觉不得不接受。
“嗯,可以这么说。”老大回。
“那,这……这还得熬多久啊……”杨旭越听越感觉自己的信心要枯竭了。
“你是嫌你的持仓不好,涨得不快,还是担心它未来不涨,或者说,你没有它要涨的足够的信心和耐心?”老大忽然细致地问。
“我……好像都有……哈哈……”
“差价做得有点疲了,而且经常性没有振幅,甚至差价都做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