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是的,会有这种情况。”
“那还是得卖。”杨旭认可。
“哈哈……不是……”老大似乎预料到了杨旭的想法,笑了起来。
“不是?”杨旭一头雾水。
“卖还是不卖,要根据实际数据来定。”老大回答。
“看看卖和不卖的,客户量的差别,以及利润的差别,再决定值不值得卖?……”杨旭脑子一转。
“嗯,差不多。”
“所以,还是回到那个问题,最终的判断,决策,是根据实际的数据说话,而不是根据脑子的想法。”老大提醒道。
“好像是这个道理……”杨旭感觉,脑子的思绪,慢慢地,一条条地,开始变得清晰了。
“所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环境,制定最容易执行的策略 ,然后,在做的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效果,有效的依据,再来不断地修正,完善,最终形成适合自己的,稳定盈利的模式?”杨旭总结了一下,说道。
“嗯,大方向是这样的。”
“所以,懂得了其中的原理,其实也不复杂。”老大肯定。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呀……”杨旭忽然感叹道。
“其实也不难。”
“细化有点复杂,但是架构好逻辑,只是个填充的过程。”老大安慰道。
“比如,长线还是短线,这个其实很简单。”
“你要上班,你没有时间看盘,那你肯定做不了短线。”
“那就中长线。”
“你有时间,你就可以短线。”老大继续说道。
“老大你一般怎么做的?”杨旭直接问道。
“我就都做,哈哈……”老大笑答。
“都做?”这个没想到。
“对啊,我有做长线的耐心,也有做短线的时间,所以我就都做。”老大淡淡地回复。
杨旭一听,心里想,好像确实也没问题。
“除了时间和耐心问题,还有一个,就是风险问题。”老大继续说。
“所以,一定程度上来说,就和卖菜的品类一样的,各种品类都有,也是降低风险冲击的一种方法。”杨旭领会了老大的意思。
“嗯,对。”老大赞同。
“这,也是周全。”杨旭感觉发现了什么。
“哈哈,也算。”老大笑答。
杨旭感觉,线头正在一步步地露出来了。
“所以,仓位的管理,也是一样的。”
“就是所谓的,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杨旭开始顺藤摸瓜。
“嗯,对,就是常说的两点。”
“一个是,不要全仓买一支股票。”
“还有一个是,永远不要满仓。”老大慢悠悠地说。
“嗯,理解。”杨旭感觉,渐入佳境。
“那,到底怎么控制仓位呢?”杨旭逐渐过渡到最实际的问题。
“都说,熊市的时候,空仓,牛市的时候,满仓干。”
“但这也是空泛的道理。”
“谁能准确地判断出,现在是熊市,还是牛市,还是震荡市?”杨旭提出了疑惑。
“走出来了才知道,可是大家都知道的时候,也许就是接套的时候了……”
“没走出来的时候,又不知道。”
“所以,归根结底,是句废话。”杨旭啪啦啪啦地抖出一堆。
“嗯,好问题。确实是这样。”老大似乎又预料到了这个问题。
“所以,还是要回到我们说的那个问题,实际的效果,数据。”
“那就只有一个办法,用计算器算。”老大回道。
“计算器?算?”
“怎么算?”
“老大说的计算器是?银河?或者那种,大型服务器?用复杂的程序,或者说,模拟?”杨旭忽然想到了曾经听说过的那些高端程序,量化交易等等。
“哈哈,想多了。”老大再次笑了起来。
“计算器,就是计算器。”
“归零,归零,归零……”
“加,加,加……”
“那个,计算器。”老大调皮地来了一段口技。
“啊!……”杨旭直接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哈哈哈……”听着那熟悉的声音,杨旭又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