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无前例的,老皇帝的葬礼和新皇帝的登基大典在同一天举行。/0/0?小?税*惘. ,冕/费·跃¢毒,
英招一度以为自己像是在做梦一般,直到七日后老皇帝入了土,她才勉强回过神来。眼神聚焦在大殿内的一众大臣身上,她袖中的手里捏着姜文起给自己的小盒子,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也没有人教过她该怎么做。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好在小太监的声音及时缓解了她无话可说的尴尬。
台下的大臣情绪很是低落,却还是有礼部的官员站了出来,一一汇报老皇帝下葬的事宜。
听完老臣的叙述之后,英招揉了揉发涨的额头,突然想起了一个人:“怎么不见武安上殿?”
武安,是姜文起的字。文起武安,在英招看来当真是极美的。
“回陛下,姜家子身无官位,无事自是不可轻易上殿。”
“将老将军的英武侯呢?没有传给武安吗?”
“这”那名老臣有些犹豫,却还是说道,“姜文起是将老将军的第三子,按照规矩英武侯是要传给嫡长子的。”
此时英招也突然反应了过来,姜重阳刚刚牺牲,自己却惦记起了人家的爵位,更何况朝中还有不少他的挚友,难免会让人觉得寒心。求书帮 已发布最辛璋节
“武安曾在城外以一己之力击溃追杀朕的黑袍众,救驾之功岂可不封赏?既然如此,朕欲封武安文兴侯,诸位觉得如何?”
“陛下,封侯之事怎可如此儿戏?姜文起固然有功,只是若因此便封侯,未免过于草率了。”
“既然曹公如此说的话,诸位且先商议一下,断不可有功而不赏。”
英招轻轻皱起了眉头,她本想反驳,在她看来姜文起的武艺超凡入圣自不必多说,若是在配上文兴侯之名,当真是一个完美的公子。
只是初登大宝,在很多方面都没有经验,只能尽量多听取这些老臣的意见才能使国家长久下去。
“陛下,不妨宣姜家子上殿,亲自封赏,以昭圣恩。”
“准。”
对于那个心心念念的人儿,英招自然是无时无刻都在想念的,一听到这个提议之后十分欣喜的便答应了,同时不自觉的多看了一眼那个大臣。
姜文起上殿的时候,英招紧张的不断摩挲着袖中的小盒子。
“草民姜文起,叩拜陛下。”
姜文起不卑不亢,单膝跪地行礼,在这个二十出头的少年人身上,仿佛有一种看不到的气质,仅是在那里一站就如同定海神针一般让英招心安。¢1¢5!8?t+x`t*.-c?o¢m¨
“免礼。”
英招说着,身体不自觉的站了起来想要下台迎接,还是身边的小太监提醒才让她注意到了自己的失态。或许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她已经深深的为眼前这个少年而沉迷。
“姜文起,护驾有功,朕赐你金千斤,绢百匹,封文兴伯,可有异议?”
大臣们有些坐不住了,封伯虽说不如封侯,可也不是什么小事。英招却连商议的机会都不给他们,然而君无戏言,总不能大殿之上公然反驳皇帝的话吧?
姜文起思考了一番,今日来他一直在思考文渊说过话的那句话,只是苦苦没有头绪。
何为缘?何为劫?如何顺其自然,又如何冯虚御风?
想不通这些的他决定彻底入世便,接下了这一赏赐。
“至于官身,兵部右侍郎一职暂时空缺,不如爱卿就先去兵部任职如何?”
“谢过陛下。”
“平身吧,先委屈爱卿了。”
其他的官员听闻纷纷差点吐血,初入朝堂就官居正三品,这还委屈?
散朝之后,姜文起被英招单独留了下来。
“武安,你可知道我把你留下来是为何?”
英招表面上看起来一本正经,其实内心却紧张的要死。尽管不是第一次和姜文起两人独处,可这要跳出来的小心脏是怎么回事啊!
“臣不知,还望陛下明示。”
英招微微一笑,从龙椅上走了下来:“先